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民法论文

论精神损害赔偿数额的确定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一、问题的提出第8-10页
二、精神损害赔偿的含义、功能及原则第10-17页
    (一)精神损害的含义第10-11页
        1.精神损害的定义第10页
        2.精神损害的特征第10-11页
    (二)精神损害赔偿的含义第11-12页
        1.立法界定第11-12页
        2.理论界定第12页
    (三)精神损害赔偿的功能第12-14页
        1.精神损害赔偿功能的不同学说第13页
        2.重构精神损害赔偿功能体系第13-14页
    (四)精神损害赔偿的原则第14-17页
        1.精神损害赔偿原则的不同学说及缺陷第14-15页
        2.精神损害赔偿原则之重构第15-17页
三、确定精神损害赔偿数额的困境第17-21页
    (一)精神损害适用损害赔偿责任的标准之困境第17-18页
        1.国外的立法及理论第17页
        2.我国的立法及理论第17-18页
    (二)无形的精神损害与有形的金钱赔偿如何建立联系之困境第18-19页
    (三)精神损害赔偿数额的适用标准之困境第19-21页
        1.以主观过错和客观损害为标准第19页
        2.以参照物为标准第19-20页
        3.以最高限额为标准第20页
        4、以分档限额为标准第20-21页
四、我国精神损害赔偿数额标准化的构建第21-35页
    (一)关于精神损害赔偿困境之解答第21-24页
        1.关于精神损害赔偿的核心问题第21-22页
        2. 关于三个困境的解答第22-24页
    (二)构建精神损害赔偿数额标准化体系的可行性第24-25页
        1. 精神损害的程度可以进行科学合理的划分第24页
        2. 统计数据可以为精神损害赔偿提供重要参考第24页
        3. 国外关于精神损害赔偿数额的标准可供借鉴第24-25页
        4. 我国目前的法律规定可以提供参考第25页
    (三)精神损害赔偿数额标准化的国外立法例第25-27页
        1.酌定标准模式第25页
        2.分类计算标准模式第25页
        3.限额幅度标准模式第25-26页
        4.最高限额标准模式第26页
        5.日标准赔偿模式第26页
        6.医疗费比例标准模式第26-27页
    (四)精神损害赔偿数额标准化模式的构建第27-35页
        1.受害人精神损害程度之划分标准第27-30页
        2.无形的精神损害与有形的金钱赔偿之中介物标准第30-31页
        3.精神损害赔偿数额之限定标准第31-32页
        4.法官有限制的自由裁量权之酌定标准第32-35页
结语第35-36页
参考文献第36-40页
致谢第40-41页

论文共4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Ⅱ-Ⅵ族半导体纳米线的溶液法合成、发光及激发态调控
下一篇:水门汀厚度及弹性模量对种植牙冠粘接层应力影响的二维有限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