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绪论 | 第9-17页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二、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四、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第15-17页 |
(一)研究内容 | 第15页 |
(二)创新点 | 第15-17页 |
第一章 核心概念及航班延误治理相关理论 | 第17-26页 |
第一节 航班延误核心概念界定 | 第17-18页 |
一、航班延误 | 第17页 |
二、航班延误治理 | 第17-18页 |
第二节 航班延误相关理论 | 第18-22页 |
一、预警管理理论 | 第18-19页 |
二、群体理论分析 | 第19-20页 |
三、服务补救理论分析 | 第20-21页 |
四、治理理论 | 第21-22页 |
第三节 航班延误统计标准及航空公司航班正常水平分析 | 第22-26页 |
一、航班延误统计标准 | 第22-23页 |
二、我国航空公司航班正常水平分析 | 第23-25页 |
三、飞行计划更改导致航班延误 | 第25页 |
四、流量控制航班延误分析 | 第25页 |
五、需要说明原因延误分析 | 第25-26页 |
第二章 NF航空公司航班延误及治理现状 | 第26-39页 |
第一节 NF航空公司航班延误情况分析 | 第26-31页 |
一、流量控制原因导致的航班延误情况分析 | 第27-28页 |
二、天气原因导致的航班延误情况分析 | 第28-29页 |
三、航空公司内部原因导致的航班延误情况分析 | 第29-30页 |
四、禁航原因导致的航班延误情况分析 | 第30-31页 |
第二节 NF航空公司航班延误治理的措施及取得的成效 | 第31-32页 |
一、NF航空公司航班延误治理的措施 | 第31-32页 |
二、NF航空公司治理航班延误取得的成效 | 第32页 |
第三节 NF航空公司航班延误治理存在的问题 | 第32-34页 |
一、缺少针对航班延误的服务人员 | 第32-33页 |
二、缺少与乘客及时的信息沟通 | 第33页 |
三、缺少具有针对性的服务补救措施 | 第33-34页 |
第四节 NF航空公司航班延误原因分析 | 第34-39页 |
一、航空公司可控因素导致的航班延误 | 第34-35页 |
二、非航空公司可控因素导致的航班延误 | 第35-39页 |
第三章 国外航班延误治理的经验借鉴 | 第39-43页 |
第一节 国外航班延误治理概述 | 第39-41页 |
一、美国的经验 | 第39-40页 |
二、加拿大的经验 | 第40-41页 |
第二节 国外航空延误问题治理的经验借鉴 | 第41-43页 |
一、提高机场数量以减少航班延误 | 第41页 |
二、建立基于低空领域开发航班延误处理策略 | 第41页 |
三、制定航班延误治理程序 | 第41页 |
四、构建有针对性的服务补救措施 | 第41-42页 |
五、形成完善的航班延误责任标准 | 第42-43页 |
第四章 NF航空公司航班延误治理对策分析 | 第43-50页 |
第一节 细化标准,完善航班正常统计分类 | 第43-44页 |
一、天气原因细化标准 | 第43-44页 |
二、流量控制原因细化标准 | 第44页 |
三、航空公司内部原因细化标准 | 第44页 |
四、禁航原因细化标准 | 第44页 |
第二节 建立NF航空航班运行正常性考核方案 | 第44-46页 |
一、制定科学的考核指标 | 第45页 |
二、构建合理的考核办法 | 第45-46页 |
三、形成完善的奖惩规定 | 第46页 |
第三节 加强协调,减少流量控制原因延误 | 第46-47页 |
一、构建和空管系统协作交流,限制起降架次 | 第46-47页 |
二、采用CDM运行方式,保证流量信息共享 | 第47页 |
第四节 做好客运服务,构建航班延误服务补救体系 | 第47-50页 |
一、形成航班延误服务补救队伍 | 第48页 |
二、培训服务人员的航班延误情绪安抚意识 | 第48页 |
三、构建合理的航班延误服务补救措施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4页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