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前言 | 第9-10页 |
| 1 文献综述 | 第10-18页 |
| ·稻田复种轮作系统 | 第10页 |
| ·稻田冬种对作物生产力和土壤生态环境影响的研究进展 | 第10-13页 |
| ·紫云英对作物生产力和土壤生态环境的影响 | 第10-11页 |
| ·黑麦草对作物生产力和土壤生态环境的影响 | 第11-12页 |
| ·油菜对作物生产力和土壤生态环境的影响 | 第12页 |
| ·冬闲与3种作物对作物生产力和土壤生态环境的影响 | 第12-13页 |
| ·稻田水旱复种对作物生产力和土壤生态环境的研究进展 | 第13-14页 |
| ·玉米间套作大豆对作物生产力和土壤生态环境的影响 | 第13-14页 |
| ·玉米间套作甘薯对作物生产力和土壤生态环境的影响 | 第14页 |
| ·稻田连作与轮作的研究进展 | 第14-18页 |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8-22页 |
| ·试验设计 | 第18-19页 |
| ·测定项目与方法 | 第19-22页 |
| ·水稻分蘖动态 | 第19页 |
| ·水稻叶绿素含量动态 | 第19页 |
| ·水稻叶片温度 | 第19页 |
| ·作物考种与测产 | 第19-20页 |
| ·稻米品质 | 第20页 |
| ·土壤、大气温度 | 第20页 |
| ·土壤物理性状 | 第20页 |
| ·土壤化学性状 | 第20-21页 |
| ·土壤固碳效应 | 第21页 |
| ·养地作物指数 | 第21页 |
| ·数据处理方法 | 第21-22页 |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2-52页 |
| ·作物生产力 | 第22-35页 |
| ·作物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 | 第22-25页 |
| ·稻米品质 | 第25-31页 |
| ·作物生长动态 | 第31-35页 |
| ·土壤温度 | 第35-42页 |
| ·早稻孕穗期土壤温度 | 第35-36页 |
| ·早稻齐穗期土壤温度 | 第36-37页 |
| ·早稻黄熟期土壤温度 | 第37-39页 |
| ·晚稻孕穗期土壤温度 | 第39-40页 |
| ·晚稻齐穗期土壤温度 | 第40-41页 |
| ·晚稻黄熟期土壤温度 | 第41-42页 |
| ·土壤的理化性状及养地作物指数 | 第42-49页 |
| ·土壤物理性状 | 第42-43页 |
| ·土壤化学性状 | 第43-49页 |
| ·养地作物指数 | 第49页 |
| ·不同复种轮作系统下的综合评价 | 第49-52页 |
| 4 小结与讨论 | 第52-54页 |
| ·稻田作物生产力效应 | 第52页 |
| ·土壤的生态环境效应 | 第52-53页 |
| ·稻田复种轮作综合评价 | 第53页 |
| ·结语 | 第53-54页 |
| 参考文献 | 第54-61页 |
| 个人简历 | 第61-62页 |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