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矿床分类论文--燃料矿床论文--石油、天然气论文

金湖凹陷西斜坡阜宁组构造沉积演化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3页
第一章 前言第13-25页
   ·研究区位置和选题意义第13-15页
     ·研究区位置第13-14页
     ·选题意义第14-15页
   ·研究区勘探开发概况和研究现状第15-20页
     ·勘探开发概况第15-16页
     ·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第16-20页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第20-22页
   ·取得的主要成果第22-25页
第二章 构造特征第25-34页
   ·构造层第25-26页
   ·区域构造第26-27页
   ·断裂系统第27-34页
     ·断层分级第27-30页
     ·主要断层第30-32页
     ·断层组合样式及分布第32-34页
第三章 构造演化第34-61页
   ·构造演化剖面分析第34-44页
     ·构造演化剖面的编制第34-35页
     ·构造演化剖面特征分析第35-44页
   ·断层活动规律定量分析第44-52页
     ·断层活动性定量研究方法第44-46页
     ·断层活动特征分析第46-52页
   ·构造演化阶段划分第52-53页
   ·构造成因机制第53-61页
     ·区域构造背景分析第53-54页
     ·古应力方向的确定第54-55页
     ·阜宁期构造应力场数值模拟第55-59页
     ·断层发育规律分析第59-61页
第四章崔2逆断层第61-77页
   ·构造概况第61页
   ·地震解释第61-73页
     ·北东东向地震剖面特征第61-65页
     ·蚂蚁追踪解释北北西向断层第65-73页
   ·演化历史及形成机制第73-76页
   ·逆断层及其相关背斜对油气运聚的意义第76-77页
第五章 沉积特征第77-112页
   ·地层划分对比第77-83页
     ·各亚段岩性特征和测井识别标志第77-79页
     ·亚段的划分对比程序和结果第79-83页
   ·沉积相类型及沉积特征第83-87页
     ·三角洲相第83-84页
     ·湖泊相第84-87页
   ·沉积相纵向演化规律第87-101页
     ·单井沉积相纵向演化第87-95页
     ·区域格架沉积相纵向演化第95-101页
   ·沉积体系时空展布及演化规律第101-112页
     ·沉积体系平面展布及物源分析第101-110页
     ·沉积演化规律第110-112页
第六章构造、沉积和油气成藏的关系第112-136页
   ·构造对沉积的控制第112-116页
     ·古地貌和断层活动对地层沉积厚度的影响第112-113页
     ·构造和物源综合控制砂体的入湖位置第113-114页
     ·断层组合样式对储集体分布的控制第114-116页
   ·成藏条件分析第116-125页
     ·烃源岩第116-117页
     ·储层特征第117-122页
     ·盖层第122-123页
     ·油气运移通道第123-124页
     ·油气成藏事件第124-125页
   ·构造沉积对油气成藏的控制第125-132页
     ·构造沉积对烃源岩的影响第125-126页
     ·构造沉积控制油气运移指向及分布第126-127页
     ·断层是油气运移的主要通道第127-129页
     ·断层控制油气圈闭第129-132页
   ·有利含油地区分析第132-136页
     ·有利单因素分析第132-133页
     ·多因素综合选区第133-136页
结论第136-140页
参考文献第140-147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147-148页
致谢第148-149页
作者简介第149页

论文共1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非均质储层双变网格正演模拟和弹性逆时偏移方法研究
下一篇:东营北带砂砾岩储层岩石物理特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