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22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13-14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14-15页 |
1.2.2 实践意义 | 第15页 |
1.3 研究目的 | 第15-16页 |
1.4 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 第16-19页 |
1.5 研究方法 | 第19页 |
1.6 技术路线 | 第19-20页 |
1.7 本文的创新点 | 第20-22页 |
第2章 文献综述 | 第22-43页 |
2.1 物流外包绩效的相关研究 | 第22-28页 |
2.1.1 物流外包 | 第22-26页 |
2.1.2 物流外包绩效 | 第26-28页 |
2.2 关系质量的相关研究 | 第28-37页 |
2.2.1 关系的内涵 | 第28-29页 |
2.2.2 关系质量的涵义 | 第29-32页 |
2.2.3 关系质量的关键维度 | 第32-35页 |
2.2.4 关系质量的前因 | 第35-36页 |
2.2.5 关系质量的结果 | 第36-37页 |
2.3 关系行为的相关研究 | 第37-39页 |
2.3.1 关系行为的涵义 | 第37-38页 |
2.3.2 关系行为的分类 | 第38-39页 |
2.4 关系质量与关系行为关系的相关研究 | 第39-40页 |
2.5 关系质量与物流外包绩效关系的相关研究 | 第40-42页 |
2.6 现有研究的述评 | 第42-43页 |
第3章 理论推导与研究假设 | 第43-75页 |
3.1 物流外包关系质量的六维度模型 | 第43-57页 |
3.1.1 不同研究领域中的关系质量维度 | 第48-49页 |
3.1.2 不同研究视角下的关系质量维度 | 第49-50页 |
3.1.3 不同构成要素的关系质量维度 | 第50-51页 |
3.1.4 物流外包关系质量的结构维度 | 第51-57页 |
3.2 关系质量对物流外包绩效影响机制的理论模型 | 第57-75页 |
3.2.1 理论模型总体构思 | 第57-59页 |
3.2.2 关系行为的两维度模型:合作与信息共享 | 第59-62页 |
3.2.3 物流外包绩效的两维度模型:目标实现与目标超越 | 第62-64页 |
3.2.4 关系质量与物流外包绩效的关系 | 第64-67页 |
3.2.5 关系质量与关系行为的关系 | 第67-70页 |
3.2.6 关系行为与物流外包绩效的关系 | 第70-72页 |
3.2.7 关系行为的中介效应 | 第72-73页 |
3.2.8 研究假设小结 | 第73-75页 |
第4章 研究设计 | 第75-88页 |
4.1 研究总体构思框架 | 第75-76页 |
4.1.1 研究一:物流外包关系质量结构维度的实证研究 | 第75-76页 |
4.1.2 研究二:关系质量对物流外包绩效影响机制的实证研究 | 第76页 |
4.2 研究测量 | 第76-80页 |
4.3 研究方法 | 第80-83页 |
4.3.1 深度访谈法 | 第80页 |
4.3.2 问卷调查法 | 第80-83页 |
4.4 研究样本 | 第83-87页 |
4.4.1 样本特征 | 第83-85页 |
4.4.2 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85-87页 |
4.5 统计方法 | 第87-88页 |
第5章 实证研究 | 第88-140页 |
5.1 物流外包关系质量结构维度的实证研究 | 第88-99页 |
5.1.1 测量问卷的信、效度检验 | 第88-89页 |
5.1.2 CITC和a信度检验 | 第89-90页 |
5.1.3 物流外包关系质量的探索性因子分析 | 第90-95页 |
5.1.4 物流外包关系质量的验证性因子分析 | 第95-98页 |
5.1.5 小结 | 第98-99页 |
5.2 关系质量对物流外包绩效影响机制的实证研究 | 第99-132页 |
5.2.1 CITC和a信度检验 | 第99-100页 |
5.2.2 探索性因子分析 | 第100-103页 |
5.2.3 验证性因子分析 | 第103-105页 |
5.2.4 控制变量 | 第105-106页 |
5.2.5 整体测量模型的检验 | 第106-111页 |
5.2.6 整体结构模型的检验 | 第111-130页 |
5.2.7 假设检验结果汇总 | 第130-132页 |
5.2.8 小结 | 第132页 |
5.3 实证结果讨论 | 第132-140页 |
5.3.1 关系质量对物流外包绩效的直接影响机制 | 第132-134页 |
5.3.2 关系质量对物流外包绩效的间接影响机制 | 第134-138页 |
5.3.3 小结 | 第138-140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40-145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140-142页 |
6.2 管理启示 | 第142-143页 |
6.3 研究局限与未来研究展望 | 第143-145页 |
参考文献 | 第145-164页 |
致谢 | 第164-166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66-168页 |
附录1 访谈提纲 | 第168-169页 |
附录2 调研问卷 | 第169-1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