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8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2-15页 |
1.2.1 国内研究进展 | 第12-14页 |
1.2.2 国外研究进展 | 第14-15页 |
1.3 研究意义与目的 | 第15-16页 |
1.4 研究内容 | 第16页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6-18页 |
第二章 供试温室与试验方法 | 第18-24页 |
2.1 主动采光蓄热结构设计 | 第18-19页 |
2.2 供试温室 | 第19-21页 |
2.3 试验仪器 | 第21-22页 |
2.4 监测布点方法 | 第22-24页 |
2.4.1 温度布点 | 第22页 |
2.4.2 湿度布点 | 第22页 |
2.4.3 光照布点 | 第22-24页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第24-32页 |
3.1 供试日光温室光照情况分析 | 第24-25页 |
3.2 供试日光温室室内温度情况分析 | 第25-30页 |
3.2.1 不同天气情况供试温室的气温的特点 | 第26-27页 |
3.2.2 不同天气情况供试温室的地温的特点 | 第27-28页 |
3.2.3 连续不利天气条件下室内温度环境分析 | 第28-30页 |
3.3 供试日光温室室内湿度情况分析 | 第30-32页 |
第四章 主动采光蓄热机理探究 | 第32-42页 |
4.1 主动采光机理研究 | 第32-38页 |
4.1.1 最佳采光屋面角 | 第32-35页 |
4.1.2 试验温室屋面合理采光角范围对比研究 | 第35-38页 |
4.2 主动蓄热机理探究 | 第38-42页 |
4.2.1 主动采光蓄热型日光温室后墙蓄热模型的建立 | 第38-40页 |
4.2.2 供试日光温室后墙蓄热量计算 | 第40-42页 |
第五章 讨论与结论 | 第42-44页 |
5.1 讨论 | 第42页 |
5.2 结论 | 第42-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
作者简介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