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论文

国家审计参与国家治理的机制和途径研究

摘要第4-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1章 导论第13-21页
    1.1 问题的提出与选题的意义第13-14页
    1.2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第14-16页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6-18页
    1.4 论文创新之处及局限性第18-21页
第2章 国家治理相关概念及理论第21-34页
    2.1 国家治理相关概念及内涵第21-26页
        2.1.1 国家的概念及词源解析第21-22页
        2.1.2 治理的概念及内涵辨析第22-24页
        2.1.3 国家治理的内涵与模式概述第24-26页
    2.2 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第26-30页
        2.2.1 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第26-27页
        2.2.2 国家治理能力的衡量与转型路径第27-30页
    2.3 中国国家治理模型与治理风险第30-33页
        2.3.1 中国国家治理的三种模型第31页
        2.3.2 中国国家治理的治理风险第31-33页
    2.4 本章小结第33-34页
第3章 国家审计相关概念与理论第34-48页
    3.1 国家审计的内涵第34-37页
    3.2 国家审计的本质第37-39页
    3.3 国家治理视角下的国家审计本质观第39-41页
    3.4 国家审计参与国家治理的总体框架第41-47页
    3.5 本章小结第47-48页
第4章 经济治理理论及一般框架第48-62页
    4.1 经济治理思想及理论第48-51页
    4.2 政府、市场与经济治理第51-57页
        4.2.1 经济治理与资源配置第51-52页
        4.2.2 市场机制与资源配置第52-54页
        4.2.3 政府机制与资源配置第54-57页
    4.3 经济治理的一般框架第57-60页
        4.3.1“华盛顿共识”与“欧美模式”第58页
        4.3.2“北京共识”与“中国模式”第58-59页
        4.3.3 经济治理一般框架第59-60页
    4.4 本章小结第60-62页
第5章 国家审计参与宏观调控的机制与途径第62-80页
    5.1 我国经济运行态势及宏观调控政策回顾第62-70页
        5.1.1 1978-1992 年经济运行态势及宏观调控措施第63-64页
        5.1.2 1993-1997 年经济运行态势及治理措施第64页
        5.1.3 1998-2003 年经济运行态势及宏观调控措施第64-66页
        5.1.4 2003-2007 年经济运行态势及宏观调控措施第66-68页
        5.1.5 2008 年以来经济运行态势及宏观调控措施第68-70页
    5.2 经济运行新常态第70-74页
        5.2.1 新常态的由来及特征第70-71页
        5.2.2 新常态下宏观调控的目标第71-72页
        5.2.3 新常态下宏观调控的思路及措施第72-74页
    5.3 国家审计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及其路径第74-79页
        5.3.1 宏观调控运行流程及主要工具第74-76页
        5.3.2 国家审计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第76-77页
        5.3.3 国家审计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机制第77-79页
    5.4 本章小结第79-80页
第6章 财政审计参与国家治理的机制和途径第80-106页
    6.1 我国财政审计概述第80-83页
    6.2 财政审计参与国家治理的原理概述第83-88页
    6.3 财政审计在财政监督方面的作用第88-100页
        6.3.1 预算编制和执行方面第88-89页
        6.3.2 财政收入方面第89-93页
        6.3.3 财政资金分配、拨付和使用方面第93-94页
        6.3.4 政府性债务方面第94-95页
        6.3.5 国库资金管理方面第95-96页
        6.3.6 总预算会计制度方面第96-97页
        6.3.7 盘活财政存量资金方面第97-100页
    6.4 财政审计在查处骗取财政资金方面的作用第100-105页
    6.5 本章小结第105-106页
第7章 金融审计参与国家治理的机制和途径第106-136页
    7.1 我国金融业改革发展历程及现状第106-109页
    7.2 我国金融审计概述第109-111页
    7.3 金融审计在参与国家治理的原理概述第111-116页
    7.4 金融审计在金融监管方面的作用第116-128页
        7.4.1 银行信贷业务方面第116-122页
        7.4.2 委托贷款业务方面第122-123页
        7.4.3 承兑汇票业务方面第123-125页
        7.4.4 保理、信用证业务方面第125-126页
        7.4.5 金融创新业务方面第126-128页
    7.5 金融审计在查处金融犯罪方面的作用第128-131页
    7.6 金融审计数据分析第131-134页
    7.7 本章小结第134-136页
第8章 研究结论与未来研究展望第136-140页
    8.1 研究结论及启示第136-138页
        8.1.1 主要研究结论第136-137页
        8.1.2 政策启示第137-138页
    8.2 未来研究展望第138-140页
参考文献第140-152页

论文共1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西安曲江新区城市园林景观建设之建议
下一篇:北京市大兴区景观林改造提升中植物选择与配置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