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7-14页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7-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7-8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8-10页 |
1.2 研究内容及基本框架 | 第10-12页 |
1.2.1 研究内容 | 第10页 |
1.2.2 基本框架 | 第10-12页 |
1.3 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第12-14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2页 |
1.3.2 创新之处 | 第12-14页 |
第二章 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质量关系的文献综述 | 第14-25页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4-16页 |
2.1.1 经济增长的界定 | 第14页 |
2.1.2 生态环境质量的界定 | 第14-15页 |
2.1.3 生态环境-经济增长模型 | 第15-16页 |
2.2 理论研究综述 | 第16-20页 |
2.2.1 EKC曲线 | 第16-17页 |
2.2.2 EKC曲线图形 | 第17-20页 |
2.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0-25页 |
2.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20-21页 |
2.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21-22页 |
2.3.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第22-25页 |
第三章 西部地区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质量概况 | 第25-38页 |
3.1 西部地区经济增长概况 | 第25-29页 |
3.1.1 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现状 | 第25-26页 |
3.1.2 产业结构构成 | 第26-29页 |
3.2 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质量概况 | 第29-38页 |
3.2.1 生态环境现状 | 第29-31页 |
3.2.2 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污染综合指标 | 第31-38页 |
第四章 经济-生态环境关系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38-46页 |
4.1 西部地区的经济特点 | 第38-42页 |
4.1.1 经济发展比较落后 | 第38-40页 |
4.1.2 依靠自然资源为增长动力 | 第40-41页 |
4.1.3 与生态环境紧密相连 | 第41-42页 |
4.2 影响因素分析 | 第42-46页 |
4.2.1 经济结构因素 | 第42-43页 |
4.2.2 技术因素 | 第43-44页 |
4.2.3 贸易因素 | 第44-45页 |
4.2.4 生态环境保护投资因素 | 第45-46页 |
第五章 西部地区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质量关系的实证分析 | 第46-53页 |
5.1 西部地区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研究 | 第46-49页 |
5.1.1 数据平稳性检验 | 第46-47页 |
5.1.2 EKC曲线的构建 | 第47-49页 |
5.1.3 西部地区EKC的特点 | 第49页 |
5.2 影响西部地区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质量变化的控制变量 | 第49-53页 |
5.2.1 影响因素的选取 | 第49-51页 |
5.2.2 各影响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 第51-52页 |
5.2.3 各因素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 第52-53页 |
第六章 西部地区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 第53-57页 |
结论及不足之处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