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论文--革命传统教育论文

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民族精神教育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一章 绪论第9-22页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第9-10页
        (一)选题的背景第9页
        (二)选题的意义第9-10页
    二、研究现状和评价第10-20页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9页
        (二)现有研究成果述评第19-20页
    三、论文的研究方法、写作思路及创新点第20-22页
        (一)研究方法第20-21页
        (二)写作思路第21页
        (三)创新点第21-22页
第二章 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民族精神教育的兴起第22-29页
    一、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建立第22-24页
    二、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民族精神教育兴起的背景第24-26页
        (一)唤起民族生存危机意识的需要第24-25页
        (二)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需要第25-26页
        (三)激发根据地民众抗战热情的需要第26页
    三、晋察冀根据地民族精神的内涵第26-29页
第三章 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民族精神教育的开展第29-52页
    一、完善民族精神教育机构,加强民族精神教育指导第29-31页
    二、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民族精神教育的主要内容第31-37页
        (一)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建设,提高民族意识第32-35页
        (二)加强基础文化教育,为民族精神教育打好基础第35-36页
        (三)开展实事求是和艰苦奋斗教育,提高抗战热情第36-37页
    三、民族精神教育的具体途径第37-46页
        (一)完善领导机制,推动民族精神教育的开展第37-39页
        (二)进行校园建设,反对奴化教育第39-41页
        (三)依据教育主体实际,选择教育内容第41-44页
        (四)运用生活娱乐方式,辅助民族精神教育开展第44-46页
    四、民族精神教育的原则第46-52页
        (一)坚持以抗日救亡为中心第46-47页
        (二)坚持民族精神教育的层次性和全员性第47-49页
        (三)坚持民族精神教育与抗战形势相适应第49-50页
        (四)坚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最终归宿第50-52页
第四章 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民族精神教育的成效与不足第52-65页
    一、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民族精神教育的成果第52-61页
        (一)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民族精神教育的效果第52-57页
        (二)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民族精神教育的特色第57-61页
    二、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民族精神教育的局限性第61-65页
        (一)个别教育环节的组织工作需要加强第61-63页
        (二)个别群体的人权保障工作不到位第63-65页
第五章 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民族精神教育的当代启示第65-72页
    一、明确民族精神教育重心,坚持教育内容科学性第65-67页
        (一)坚持民族精神教育重心与政府工作中心相一致第65-66页
        (二)坚持教育内容与社会成员精神思想发展实际相统一第66-67页
    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拓宽民族精神生存空间第67-69页
        (一)挖掘地方传统文化精粹,进行生活化教育第67-68页
        (二)打造特色教育平台,提升民族精神教育影响力第68-69页
    三、坚持民族精神教育的连续性,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第69-72页
        (一)推进社会协同力度,确保民族精神教育连续性第69-70页
        (二)准确定位民族精神教育实践,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第70-72页
第六章 结论第72-73页
参考文献第73-78页
后记第78-79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重度OSAHS患者综合治疗后血清NGF水平变化及意义
下一篇:行为加重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