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民法论文--合同法论文

债权转让通知法律效力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1章 引言第8-11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8-9页
        1.1.1 研究背景第8页
        1.1.2 研究意义第8-9页
    1.2 研究方法第9页
    1.3 研究的创新点第9页
    1.4 研究框架第9-11页
第2章 债权转让通知法律效力问题的提出第11-16页
    2.1 现实案例引出的问题第11-12页
    2.2 确认债权转让通知法律效力的依据第12-16页
        2.2.1 通知债务人是否为债权转让合同生效的要件第12-13页
        2.2.2 原债权人不做通知亦无权向债务人主张债权第13-16页
第3章 债权转让通知法律效力学理分析第16-23页
    3.1 债权转让通知法律效力不同学说之比较第16-17页
        3.1.1 普通债权合同说第16页
        3.1.2 债权转让通知说第16页
        3.1.3 债权转让通知说优于普通债权说之比较分析第16-17页
    3.2 债权转让通知的要件对通知行为法律效力的影响第17-23页
        3.2.1 债权转让通知的主体及其影响第17页
        3.2.2 债权转让通知的内容形式及其影响第17-18页
        3.2.3 债权转让通知的时间及其影响第18-19页
        3.2.4 债权转让通知的性质及其影响第19-23页
第4章 国外债权转让通知法律效力之立法实践及借鉴第23-30页
    4.1 德国债权转让通知效力相关立法实践第23页
    4.2 日本、法国债权转让通知效力相关立法实践第23-25页
    4.3 国外债权转让通知效力立法实践对我国的启示与借鉴第25-30页
        4.3.1 关于债权转让通知的主体的借鉴第25-26页
        4.3.2 关于让与通知的内容形式的借鉴第26-28页
        4.3.3 关于让与通知的时间的借鉴第28-30页
第5章 我国债权转让法律效力之立法缺失及完善思路第30-34页
    5.1 立法缺失第30页
        5.1.1 内容形式欠具体化第30页
    5.2 规范通知行为要件确认债权转让通知法律效力第30-32页
        5.2.1 规范债权转让通知主体第30-31页
        5.2.2 原债权人作为通知义务主体的必要性第31页
        5.2.3 规范债权转让通知内容形式第31-32页
    5.3 我国债权转让通知效力确认导致的利益冲突及解决办法第32-34页
        5.3.1 债权出让人通知行为对受让人和债务人的影响第32页
        5.3.2 导致三者间利益冲突及解决办法第32-34页
参考文献第34-36页
后记第36页

论文共3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联合应用外源性TGF-β2及IGF-Ⅰ对大鼠骨折愈合的影响
下一篇:敲低MSX2基因表达对胰腺癌PANC1细胞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