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HEVC的低功耗编码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绪言 | 第9-13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2 HEVC标准概述 | 第10-11页 |
1.3 课题内容 | 第11-12页 |
1.4 论文架构与安排 | 第12-13页 |
第2章 HEVC编码技术 | 第13-28页 |
2.1 编码块结构 | 第13-15页 |
2.2 树状块划分结构 | 第15-17页 |
2.3 帧内预测 | 第17-19页 |
2.4 帧间预测 | 第19-22页 |
2.4.1 广义B预测技术 | 第19-20页 |
2.4.2 运动估计(ME)和运动补偿(MC) | 第20页 |
2.4.3 运动矢量(MV)预测技术 | 第20-21页 |
2.4.4 多参考图像及加权预测 | 第21-22页 |
2.5 环路滤波 | 第22-25页 |
2.5.1 去块滤波(DBF) | 第22-24页 |
2.5.2 自适应样点补偿技术SAO | 第24-25页 |
2.5.3 自适应环路滤波(ALF) | 第25页 |
2.6 熵编码 | 第25-26页 |
2.7 并行化设计 | 第26-28页 |
2.7.1 并行块Tile | 第26-27页 |
2.7.2 错峰并行处理(WPP) | 第27页 |
2.7.3 依赖更小片 | 第27-28页 |
第3章 X265上的可视化扩展实现 | 第28-38页 |
3.1 X265代码整体架构 | 第28页 |
3.2 编码过程的主流程 | 第28-32页 |
3.3 编码参数的可视 | 第32-38页 |
3.3.1 实验平台介绍 | 第33-34页 |
3.3.2 可视化框架 | 第34-35页 |
3.3.3 可视化开发环境配置 | 第35-36页 |
3.3.4 可视化输出性能展示 | 第36-38页 |
第4章 编码分析及功耗控制 | 第38-54页 |
4.1 HEVC编码流程 | 第38-39页 |
4.2 SKIP模式 | 第39-40页 |
4.3 统计与分析 | 第40-45页 |
4.4 负载预测算法 | 第45-46页 |
4.5 HEVC中的负载预测算法 | 第46-49页 |
4.5.1 算法实现过程 | 第48页 |
4.5.2 程序实现流程 | 第48-49页 |
4.6 负载预测分析 | 第49-51页 |
4.7 降低功耗 | 第51-54页 |
第5章 总结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8页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