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缩略语表 | 第8-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9页 |
·无线局域网标准的发展历史 | 第9-10页 |
·无线局域网的特点 | 第10-12页 |
·无线局域网的优点 | 第10-11页 |
·无线局域网的局限性 | 第11-12页 |
·无线局域网的标准 | 第12-15页 |
·IEEE 802.11X | 第12-14页 |
·HiperLAN协议体系 | 第14页 |
·HomeRF | 第14-15页 |
·蓝牙 | 第15页 |
·IEEE 802.11 网络拓扑结构 | 第15-17页 |
·独立的基本服务集(IBSS) | 第16页 |
·基础设施基本服务集(Infrastructure BSS) | 第16-17页 |
·扩展服务集(ESS) | 第17页 |
·本文研究意义及主要内容 | 第17-19页 |
第二章 IEEE 802.11 MAC层功能描述 | 第19-37页 |
·MAC体系结构 | 第19页 |
·分布式协调功能(DCF) | 第19-30页 |
·载波侦听机制 | 第20页 |
·帧间间隔 | 第20-21页 |
·随机退避时间 | 第21-22页 |
·DCF访问规程 | 第22-30页 |
·点协调功能(PCF) | 第30-31页 |
·MAC帧格式 | 第31-36页 |
·通用帧格式 | 第31页 |
·帧控制域 | 第31-33页 |
·持续时间/ID域 | 第33页 |
·地址域 | 第33-34页 |
·顺序域 | 第34-35页 |
·帧实体 | 第35页 |
·FCS域 | 第35-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三章 IEEE 802.11 MAC层协议数学分析模型 | 第37-54页 |
·以马尔科夫链为基础的典型模型 | 第37-42页 |
·分组发送概率 | 第37-40页 |
·系统吞吐量 | 第40-42页 |
·异常时隙 | 第42-44页 |
·改进的数学模型 | 第44-53页 |
·模型时间尺度 | 第44页 |
·改进的二维马尔科夫链 | 第44-47页 |
·性能分析 | 第47-49页 |
·与已有模型的比较 | 第49-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四章 IEEE 802.11 MAC层退避算法 | 第54-63页 |
·已有的退避改进算法 | 第54-59页 |
·改进竞争窗口更新规则 | 第54-55页 |
·估计信道负荷程度 | 第55-59页 |
·改进的虚拟退避算法 | 第59-62页 |
·算法的基本思想 | 第59-61页 |
·算法的性能分析 | 第61-62页 |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五章 仿真与分析 | 第63-70页 |
·NS-2 网络仿真器简介 | 第63页 |
·仿真场景与仿真参数 | 第63-65页 |
·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65-69页 |
·MAC层改进分析模型有效性仿真 | 第65-66页 |
·VBA退避算法性能仿真 | 第66-69页 |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结束语 | 第70-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