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市生态农业发展问题研究
中文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1 绪论 | 第11-20页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1-13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1-12页 |
1.1.2 选题意义 | 第12-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评述 | 第13-16页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3-14页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4-16页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6-18页 |
1.3.1 研究目的 | 第16-17页 |
1.3.2 研究意义 | 第17-18页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8-19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18页 |
1.4.2 技术路线 | 第18-19页 |
1.5 创新与不足 | 第19-20页 |
1.5.1 创新点 | 第19页 |
1.5.2 不足之处 | 第19-20页 |
2 生态农业建设的基本问题与理论基础 | 第20-28页 |
2.1 生态农业的基本问题 | 第20-24页 |
2.1.1 生态农业的内涵 | 第20-22页 |
2.1.2 生态农业的基本原理与特征 | 第22-23页 |
2.1.3 生态农业发展的必要性 | 第23-24页 |
2.2 生态农业的理论基础 | 第24-28页 |
2.2.1 生态农业的整体结构原理 | 第24-25页 |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25-26页 |
2.2.3 生态经济理论 | 第26页 |
2.2.4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 第26-27页 |
2.2.5 系统控制理论 | 第27-28页 |
3 潍坊市生态农业发展的历程与现状 | 第28-37页 |
3.1 潍坊市生态概况 | 第28-30页 |
3.1.1 自然环境状况 | 第28-30页 |
3.1.2 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 第30页 |
3.2 潍坊市生态农业发展历程及现状 | 第30-37页 |
3.2.1 生态农业建设背景 | 第30-33页 |
3.2.2 生态农业发展过程 | 第33-34页 |
3.2.3 生态农业发展现状 | 第34-37页 |
4 潍坊市生态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第37-43页 |
4.1 劳动者生态意识淡薄 | 第37-38页 |
4.2 农业生态环境问题 | 第38页 |
4.3 生态农业科技含量不足 | 第38-40页 |
4.4 生态农业建设机制不完善 | 第40-41页 |
4.5 政府扶持力度不够 | 第41-43页 |
5 潍坊市生态农业发展的未来规划设计 | 第43-56页 |
5.1 生态农业发展的基本原则 | 第43-44页 |
5.1.1 农业标准化生产 | 第43页 |
5.1.2 可持续发展原则 | 第43-44页 |
5.1.3 效益优先原则 | 第44页 |
5.1.4 农民主体原则 | 第44页 |
5.2 生态农业发展的建设目标 | 第44-45页 |
5.3 生态农业发展的总体布局 | 第45-56页 |
5.3.1 核心农业 | 第45-51页 |
5.3.2 特色农业 | 第51-56页 |
6 潍坊市生态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 第56-62页 |
6.1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生态意识 | 第56页 |
6.2 各界齐抓共管,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 第56-57页 |
6.3 引进先进技术,努力提高技术含量 | 第57-58页 |
6.4 发展基础设施,健全农业建设机制 | 第58-59页 |
6.5 扩大资金来源,千方百计提供支持 | 第59-60页 |
6.6 发挥品牌效应,打造特色生态产品 | 第60-62页 |
7 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 | 第62-65页 |
7.1 研究结论 | 第62-63页 |
7.2 研究展望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