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微生物学论文

流产布鲁菌毒力相关基因鉴定及LsrB蛋白功能研究

内容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6页
    1.1 布鲁菌病第9页
    1.2 流行状况第9-10页
    1.3 防控策略第10-11页
    1.4 致病机制第11页
    1.5 毒力相关因子研究进展第11-14页
        1.5.1 脂多糖结构第12页
        1.5.2 四型分泌系统第12-13页
        1.5.3 双组份调控系统第13页
        1.5.4 环β-葡聚糖结构第13-14页
        1.5.5 其他因子第14页
    1.6 总结第14页
    1.7 本文工作简介第14-16页
第二章 流产布鲁菌毒力相关基因鉴定第16-33页
    2.1 前言第16页
    2.2 材料与方法第16-20页
        2.2.1 菌株、实验动物第16页
        2.2.2 主要试剂第16页
        2.2.3 主要仪器第16-17页
        2.2.4 溶液配制第17页
        2.2.5 探针制备第17-18页
        2.2.6 细菌基因组提取与酶切第18页
        2.2.7 琼脂糖凝胶电泳第18页
        2.2.8 凝胶变性与中和第18-19页
        2.2.9 转印试验第19页
        2.2.10 热固定核酸第19页
        2.2.11 杂交试验第19页
        2.2.12 免疫检测第19页
        2.2.13 突变株毒力评价第19-20页
        2.2.14 生物信息学分析第20页
    2.3 结果第20-27页
        2.3.1 探针制备第20-21页
        2.3.2 细菌基因组酶切分析第21页
        2.3.3 细菌Southern Blot结果第21-22页
        2.3.4 布鲁菌突变株毒力及失活基因分析第22-27页
    2.4 讨论第27-33页
第三章 pTM系列质粒构建及应用第33-46页
    3.1 前言第33页
    3.2 材料与方法第33-39页
        3.2.1 菌株和细胞第33页
        3.2.2 试剂和抗体第33-34页
        3.2.3 质粒构建PCR反应条件第34-36页
        3.2.4 质粒构建方法第36-37页
        3.2.5 感受态细胞制备以及电转化第37-38页
        3.2.6 免疫印迹第38页
        3.2.7 细胞感染方法第38页
        3.2.8 间接免疫荧光试验第38-39页
    3.3 结果第39-43页
        3.3.1 pTM系列质粒构建结果第39-40页
        3.3.2 pGH质粒表达外源蛋白结果第40-42页
        3.3.3 pZT质粒诱导表达外源蛋白结果第42-43页
    3.4 讨论第43-46页
第四章 LsrB调控布鲁菌毒力的分子机制第46-67页
    4.1 前言第46页
    4.2 材料与方法第46-51页
        4.2.1 菌株及细胞第46页
        4.2.2 试剂及抗体第46-47页
        4.2.3 LsrB蛋白表达以及抗体制备第47-48页
        4.2.4 缺失株及互补株构建第48-49页
        4.2.5 耐受性试验第49页
        4.2.6 细胞感染试验第49-50页
        4.2.7 动物试验第50页
        4.2.8 间接免疫荧光试验第50页
        4.2.9 实时荧光定量分析第50-51页
    4.3 结果第51-64页
        4.3.1 LsrB蛋白保守性分析第51-52页
        4.3.2 缺失株和回复株构建结果第52-53页
        4.3.3 LsrB缺失影响布鲁菌体外生长第53-54页
        4.3.4 LsrB缺失减弱布鲁菌毒力第54-55页
        4.3.5 LsrB蛋白调控布鲁菌抵抗压力应激第55-56页
        4.3.6 LsrB蛋白调控布鲁菌抑制巨噬细胞激活第56-59页
        4.3.7 LsrB蛋白调控影响布鲁菌胞内移行第59-60页
        4.3.8 LsrB调控布鲁菌小RNA abcR2表达第60-62页
        4.3.9 LsrB蛋白半胱氨酸突变影响调控活性第62-63页
        4.3.10 LsrB调控不同菌株具有相似调控机制第63-64页
    4.4 讨论第64-67页
结论第67-68页
致谢第68-69页
参考文献第69-73页
附录1 博后期间发表文章列表第73-74页
附录2 博后期间申请课题列表第74-75页
附件第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淮河入海口土壤盐分及养分空间分布特征
下一篇:中韩文学翻译理论与实际--《寻找母亲》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