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4-7页 |
摘要 | 第7-9页 |
1 文献综述 | 第9-16页 |
1.1 城市带状绿地研究 | 第9-11页 |
1.1.1 国外城市带状滨河绿地研究 | 第9页 |
1.1.2 国内城市带状滨河绿地研究 | 第9-11页 |
1.2 植物群落结构研究 | 第11-12页 |
1.2.1 国外城市植物群落研究历史与研究进展 | 第11页 |
1.2.2 国内城市植物群落研究历史与研究进展 | 第11-12页 |
1.3 空气负离子浓度研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 第12-14页 |
1.3.1 空气负离子及空气负离子浓度的概念 | 第13页 |
1.3.2 空气负离子的研究进展 | 第13-14页 |
1.4 植物景观评价 | 第14-16页 |
2 引言 | 第16-17页 |
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7-27页 |
3.1 郑州市城市滨河绿地植物群落空间结构与多样性研究 | 第17-21页 |
3.1.1 研究区域概况 | 第17-18页 |
3.1.2 调查时间 | 第18页 |
3.1.3 研究方法 | 第18-21页 |
3.2 郑州市空气负离子浓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 第21-23页 |
3.2.1 研究对象 | 第21页 |
3.2.2 研究项目 | 第21页 |
3.2.3 研究方法与设备 | 第21页 |
3.2.4 评价方法 | 第21-23页 |
3.2.5 统计分析方法 | 第23页 |
3.3 郑州市滨河绿地植物群落景观质量评价与节点分析 | 第23-27页 |
3.3.1 评价方法的确定 | 第23页 |
3.3.2 植物景观评价样本的确定 | 第23页 |
3.3.3 植物景观评价因子的确定 | 第23-25页 |
3.3.4 郑州市东风渠景观评价程序 | 第25-26页 |
3.3.5 SBE值标准化 | 第26页 |
3.3.6 植物群落景观节点分析 | 第26-27页 |
4 城市滨河绿地植物群落空间结构与多样性分析 | 第27-32页 |
4.1.郑州市城市滨河绿地植物群落结构分析 | 第27-28页 |
4.1.1 郑州市城市滨河绿地东风渠植物种类特征分析 | 第27-28页 |
4.1.2 郑州市东风渠样地植物群落基本类型分析 | 第28页 |
4.2 郑州市东风渠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特征分析 | 第28-32页 |
5 空气负离子浓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第32-38页 |
5.1 2015-2016 年度空气负离子浓度变化特征 | 第32-33页 |
5.2 不同季节空气负离子浓度的影响因子分析 | 第33-35页 |
5.3 不同季节、不同群落间空气负离子浓度变化分析 | 第35-38页 |
6 植物群落景观质量评价与节点分析 | 第38-44页 |
6.1 SBE法评价结果分析 | 第38页 |
6.2 植物群落节点分析 | 第38-44页 |
6.2.1 样地六(S6) | 第39-40页 |
6.2.2 样地八(S8) | 第40-41页 |
6.2.3 样地九(S9) | 第41-42页 |
6.2.4 样地十(S10) | 第42-44页 |
7 结论与讨论 | 第44-47页 |
7.1 结论 | 第44页 |
7.2 讨论 | 第44-47页 |
7.2.1 植物群落结构多样性研究与景观构建分析 | 第44-45页 |
7.2.2 空气负离子水平的季节性变化及影响因子分析 | 第45-47页 |
附录 | 第47-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英文摘要 | 第53-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