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刑事诉讼法论文

刑民交叉案件中“先刑后民”原则的反思

摘要第4-5页
Abstarat第5页
引言第8-9页
一、刑民交叉案件的概述第9-13页
    (一) 一则典型案例第9-10页
    (二) 刑民交叉案件的内涵第10页
    (三) 刑民交叉案件处理方式的历史沿革第10-13页
        1. 刑民交叉案件刑事民事一并处理时期第11页
        2. 刑民交叉案件分离分别处理时期第11-12页
        3. 小结第12-13页
二、刑民交叉案件中的“先刑后民”原则第13-22页
    (一) “先刑后民”原则的概述第13-14页
        1. 概念第13页
        2. 表现形式第13-14页
    (二) 我国刑民交叉案件的民事部分的处理方式第14-16页
        1. 身体受损或财物被毁坏的,以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方式处理第14-15页
        2. 受害方财产被占有、处置的,以追缴和责令退赔的方式处理第15-16页
    (三) 先刑后民原则的理论基础第16-18页
        1. 刑事诉讼相比民事诉讼更具有社会意义,故刑事优先第16-17页
        2. 避免针对同一案件事实,刑事裁判与民事裁判发生矛盾第17页
        3. 刑事证明标准更高,故刑事诉讼认定事实也会更接近案件的客观真实第17-18页
        4. 刑事侦查技术更为先进,相比民事案件当事人对证据的质证,刑事侦查技术可以挖掘出更为确凿和充分的证据第18页
    (四) 先刑后民原则的制度缺陷第18-22页
        1.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缺陷第18-20页
        2. 追缴和责令退赔制度的缺陷第20-22页
三、“先刑后民”原则的理论反思第22-33页
    (一) 先刑后民原则理论基础的反思第22-23页
        1. 刑事诉讼相比民事诉讼更具有社会意义,因此应当先刑后民的反思第22页
        2. 避免针对同一案件事实,刑事裁判与民事裁判发生矛盾的反思第22-23页
        3. 刑事诉讼认定事实也会更接近案件的客观真实的反思第23页
    (二) “先刑后民”原则不符合权利本位原则第23-28页
        1. 权利与义务第23-24页
        2. 权利与公权力第24页
        3. “先刑后民”原则的本质是公权力优先第24-25页
        4. “先刑后民”原则限制了人们的自由选择权第25-26页
        5. “先刑后民”原则否定了人们对世俗幸福的追求第26页
        6. “先刑后民”原则违反了权利平等原则第26-27页
        7. “先刑后民”否定了多元利益第27-28页
    (三) “先刑后民”原则不符合司法统一原则第28-29页
        1. 程序上不符合司法统一原则第28页
        2. 实体上不符合司法统一原则第28-29页
    (四) “先刑后民”原则违反无罪推定原则第29-30页
        1. 无罪推定第29页
        2. “先刑后民”与无罪推定第29-30页
        3. 有罪推定与法院擅权第30页
    (五) “先刑后民”原则不符合市场经济的内在规律第30-33页
        1. 市场经济第30页
        2. 法律与市场经济第30-31页
        3. “先刑后民”原则降低了市场经济的效率第31-33页
结语第33-34页
参考文献第34-36页
致谢第36页

论文共3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有限公司章程对股权转让限制性规定的效力研究
下一篇:缺陷产品召回中的政府职责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