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大气污染及其防治论文--粒状污染物论文

北京市三种道路防护林滞尘格局及其影响机制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7-31页
    1.1 引言第17-29页
        1.1.1 研究背景第17-18页
        1.1.2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8-28页
        1.1.3 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第28-29页
    1.2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第29-30页
        1.2.1 研究目标第29页
        1.2.2 主要研究内容第29-30页
        1.2.3 论文创新点第30页
    1.3 技术路线第30-31页
第二章 研究地概况及研究方法第31-39页
    2.1 研究地概况第31-32页
    2.2 研究方法第32-39页
        2.2.1 采样点布置第32页
        2.2.2 采样时间安排第32-33页
        2.2.3 采样方法第33页
        2.2.4 滞尘能力测定第33-34页
        2.2.5 区域气象数据和AQI、PM_(2.5)、PM_(10)浓度数据收集第34-38页
        2.2.6 数据处理第38-39页
第三章 3种道路防护林滞尘能力的差异第39-63页
    3.1 叶面滞尘能力的差异第39-44页
        3.1.1 总体叶面滞尘能力的差异第39-40页
        3.1.2 不同季节叶面滞尘能力的差异第40-44页
    3.2 单株尺度叶面滞尘能力的差异第44-46页
        3.2.1 总体单株叶面滞尘能力的差异第44-45页
        3.2.2 不同季节单株叶面滞尘能力的差异第45-46页
    3.3 单位林地面积冠层滞尘能力的差异第46-48页
        3.3.1 总体单位林地面积冠层滞尘能力的差异第46-47页
        3.3.2 不同季节单位林地面积冠层滞尘能力的差异第47-48页
    3.4 地表降尘能力的差异第48-53页
        3.4.1 总体地表日均降尘能力的差异第48-49页
        3.4.2 不同季节日均地表降尘能力的差异第49-51页
        3.4.3 单位林地面积降尘总量估算第51-53页
    3.5 林内空气颗粒物浓度的差异第53-57页
        3.5.1 总体空气颗粒物浓度的差异第53-54页
        3.5.2 不同季节空气颗粒物浓度的差异第54-57页
    3.6 叶面滞尘、地表降尘、空气颗粒物浓度的关系分析第57-62页
        3.6.1 总体叶面滞尘、地表降尘、空气颗粒物浓度的关系第57页
        3.6.2 不同季节叶面滞尘、地表降尘、空气颗粒物浓度的关系第57-59页
        3.6.3 单位林地面积降尘总量与冠层滞尘总量的关系第59-62页
    3.7 小结第62-63页
第四章 3种道路防护林滞尘的时间变化特征第63-76页
    4.1 叶面滞尘的时间变化第63-69页
        4.1.1 叶面滞尘的总体时间变化第63-65页
        4.1.2 不同季节叶面滞尘的时间变化第65-69页
    4.2 地表降尘的时间变化第69-73页
        4.2.1 地表降尘总体时间变化第69-70页
        4.2.2 地表降尘不同季节时间变化第70-73页
    4.3 叶面滞尘、地表降尘时间变化的关系第73-75页
    4.4 小结第75-76页
第五章 3种道路防护林滞尘的空间变化特征第76-107页
    5.1 叶面滞尘的空间变化第76-85页
        5.1.1 叶面滞尘总体空间变化第76-79页
        5.1.2 叶面滞尘不同季节空间变化第79-81页
        5.1.3 林内不同朝向叶面滞尘的空间变化第81-85页
    5.2 地表降尘的空间变化第85-91页
        5.2.1 地表降尘的总体空间变化第85-89页
        5.2.2 地表降尘不同季节空间变化第89-91页
    5.3 林内空气颗粒物浓度的空间变化第91-101页
        5.3.1 空气颗粒物浓度的总体空间变化第91-94页
        5.3.2 林内空气颗粒物浓度不同季节的空间变化第94-101页
    5.4 叶面滞尘、地表降尘、空气颗粒物浓度空间变化的关系第101-105页
        5.4.1 叶面滞尘与地表降尘空间变化情况比较第101-103页
        5.4.2 叶面滞尘、地表降尘、空气颗粒物浓度空间变化的相关分析第103-105页
    5.5 小结第105-107页
第六章 气象条件对3种道路防护林滞尘的影响第107-148页
    6.1 不同天气条件对滞尘量的影响第107-125页
        6.1.1 不同天气条件对叶面滞尘量的影响第107-121页
        6.1.2 不同天气条件对地表降尘量的影响第121-125页
    6.2 不同天气条件对空间变化的影响第125-146页
        6.2.1 不同天气条件对叶面滞尘空间变化的影响第125-139页
        6.2.2 不同天气条件对地表降尘空间变化的影响第139-146页
    6.3 小结第146-148页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第148-153页
    7.1 结论第148-150页
        7.1.1 3种道路防护林滞尘能力的差异第148页
        7.1.2 3种道路防护林滞尘的时间变化特征第148-149页
        7.1.3 3种道路防护林滞尘的空间变化特征第149-150页
        7.1.4 气象条件对3种道路防护林滞尘作用的影响第150页
    7.2 讨论第150-153页
参考文献第153-162页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第162-163页
致谢第163页

论文共1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阎连科“神实主义”小说美学及其实践
下一篇:韩少功:“后革命”语境中的“文革”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