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8页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1.2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0-11页 |
1.2.1 研究内容 | 第10-11页 |
1.2.2 研究方法 | 第11页 |
1.3 文献综述 | 第11-17页 |
1.3.1 村级“三资”概念 | 第11页 |
1.3.2 村级“三资”管理与利用概念 | 第11-13页 |
1.3.3 村级“三资”管理与利用内容 | 第13页 |
1.3.4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 第13-15页 |
1.3.5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 第15-17页 |
1.4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 第17-18页 |
第2章 M市A乡镇村级“三资”管理与利用存在问题分析 | 第18-39页 |
2.1 我国村级“三资”管理情况变革的制度背景 | 第18-19页 |
2.2 M市A乡镇“三资”管理与利用现状 | 第19-21页 |
2.3 M市A乡镇村级“三资”管理与利用存在的问题 | 第21-37页 |
2.3.1 M市A乡镇村级“三资”利用存在的问题 | 第21-27页 |
2.3.1.1 资产结构单一 | 第21-24页 |
2.3.1.2 资源利用率低 | 第24-25页 |
2.3.1.3 债权清收难 | 第25-26页 |
2.3.1.4 债务负担重 | 第26-27页 |
2.3.2 M市A乡镇村级“三资”管理存在的问题 | 第27-37页 |
2.3.2.1 财务管理制度执行不规范 | 第33页 |
2.3.2.2 财务管理流程设计有缺陷 | 第33-34页 |
2.3.2.3“三资”票据档案管理不完善 | 第34-35页 |
2.3.2.4 村级“三资”清理整改不到位 | 第35页 |
2.3.2.5 村级财会人员业务水平低 | 第35-36页 |
2.3.2.6 村务公开与监督流于形式 | 第36-37页 |
2.4 A乡镇村级“三资”管理与利用存在问题的根源分析 | 第37-39页 |
2.4.1 A乡镇村级“三资”利用存在问题的根源分析 | 第37页 |
2.4.2 A乡镇村级“三资”管理存在问题的根源分析 | 第37-39页 |
第3章 M市A乡镇村级“三资”管理与利用问题的解决对策 | 第39-45页 |
3.1 M市A乡镇村级“三资”利用问题的解决对策 | 第39-41页 |
3.1.1 理清底账,清收债权 | 第39-40页 |
3.1.2 股份量化,合理开发 | 第40-41页 |
3.1.3 严格制度,控制债务 | 第41页 |
3.2 M市A乡镇村级“三资”管理问题的解决对策 | 第41-45页 |
3.2.1 加强队伍建设 | 第41页 |
3.2.2 优化委托代理制度 | 第41-42页 |
3.2.3 健全村级“三资”管理制度 | 第42-43页 |
3.2.4 落实监督体制机制 | 第43-45页 |
第4章 M市A乡镇村级“三资”管理流程设计 | 第45-56页 |
4.1 M市A乡镇村级“三资”管理工作流程总体架构 | 第45-49页 |
4.2 M市A乡镇村级招标事项流程设计 | 第49-53页 |
4.3 M市A乡镇村级财务管理事项流程设计 | 第53-55页 |
4.4 M市A乡镇村级集体资产资源处置事项流程设计 | 第55-56页 |
第5章 结论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