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结构论文--金属结构论文--组合结构论文

基于随机本构的RACFST轴压短柱极限承载力可靠度分析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10-21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11页
    1.2 RAC本构研究现状第11-14页
        1.2.1 RAC单轴本构研究现状第11-13页
        1.2.2 约束RAC本构研究现状第13-14页
    1.3 RACFST轴压短柱研究现状第14-16页
    1.4 钢管混凝土可靠度研究现状第16-19页
        1.4.1 构件可靠度研究现状第16-18页
        1.4.2 体系可靠度研究现状第18-19页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9-21页
第2章 钢管再生混凝土有限元分析第21-39页
    2.1 引言第21-23页
        2.1.1 单元选取第21-22页
        2.1.2 模型接触单元及边界第22-23页
        2.1.3 求解器选取及原理第23页
    2.2 材料本构模型第23-26页
        2.2.1 钢材本构模型选取第23-25页
        2.2.2 再生混凝土本构模型选取第25-26页
    2.3 再生混凝土受拉应力-应变曲线第26-27页
    2.4 再生混凝土受压应力-应变曲线第27-29页
        2.4.1 陈宗平应力 -应变曲线第27页
        2.4.2 杨有福应力 -应变曲线第27-28页
        2.4.3 王玉银应力 -应变曲线第28-29页
    2.5 本构模型选取对计算结果性能影响第29页
    2.6 三种本构模型计算精度对比第29-38页
        2.6.1 极限承载力对比分析第29-35页
        2.6.2 轴压刚度第35-37页
        2.6.3 耗能及下降趋势第37-38页
    2.7 小结第38-39页
第3章 钢管再生混凝土随机本构建立第39-50页
    3.1 引言第39页
    3.2 再生混凝土材料性能统计第39-43页
        3.2.1 再生混凝土样本统计回归第41-42页
        3.2.2 Monte Carlo法拟合第42-43页
    3.3 钢管再生混凝土随机本构分析第43-48页
        3.3.1 随机本构曲线第44页
        3.3.2 约束效应对离散性降低的影响分析第44-47页
        3.3.3 参数影响分析第47-48页
    3.4 小结第48-50页
第4章 钢管再生混凝土轴压短柱可靠度分析第50-64页
    4.1 引言第50-54页
        4.1.1 一次可靠度第50-52页
        4.1.2 二次可靠度第52页
        4.1.3 响应面法第52页
        4.1.4 直接蒙特卡洛模拟第52-53页
        4.1.5 重要抽样蒙特卡洛法第53-54页
    4.2 钢管再生混凝土轴压短柱承载力可靠度分析第54-63页
        4.2.1 随机变量统计分析第54页
        4.2.2 结构抗力统计分析第54-56页
        4.2.3 极限状态方程第56-59页
        4.2.4 计算方法对比第59页
        4.2.5 可靠度分析第59-63页
    4.3 小结第63-64页
第5章 敏感性分析第64-76页
    5.1 引言第64页
    5.2 可靠度敏感性参数第64-66页
    5.3 敏感性参数计算结果第66-74页
        5.3.1 荷载效应比灵敏度分析第67-68页
        5.3.2 再生混凝土强度灵敏度分析第68-69页
        5.3.3 钢管强度灵敏度分析第69-70页
        5.3.4 钢管直径灵敏度分析第70-71页
        5.3.5 钢管壁厚灵敏度分析第71页
        5.3.6 套箍系数灵敏度分析第71-74页
    5.4 小结第74-76页
第6章 钢管再生混凝土荷载分项系数第76-82页
    6.1 引言第76页
    6.2 可靠指标与分项系数计算方法第76-79页
        6.2.1 林德0.75线性分离法第77页
        6.2.2 幂级数分离法第77-78页
        6.2.3 一般分离法第78-79页
    6.3 荷载分项系数第79-80页
    6.4 计算结果第80-81页
        6.4.1 抗力最小二乘法计算分项系数第80页
        6.4.2 可靠度计算结果对比第80-81页
    6.5 小结第81-82页
第7章 结论与展望第82-84页
    7.1 结论第82-83页
    7.2 展望第83-84页
参考文献第84-89页
致谢第89-90页
附录A FORM计算可靠度MATLAB代码第90-92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92页

论文共9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烧伤患者的急性肾损伤的综述
下一篇:潜在肺移植供体的选择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