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稻论文

水稻叶片早衰基因PLS2的图位克隆与功能分析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页
英文缩略表第11-13页
第一章 引言第13-26页
    1.1 衰老概述第13-19页
        1.1.1 植株衰老的启动第14-16页
        1.1.2 植株衰老的生理指标第16-17页
        1.1.3 衰老的分子机制第17-19页
        1.1.4 源库关系和衰老第19页
    1.2 叶片衰老分子机制研究进展第19-22页
        1.2.1 转录因子第19-20页
        1.2.2 蛋白酶相关基因第20-21页
        1.2.3 代谢降解相关基因第21-22页
        1.2.4 防御反应相关基因第22页
    1.3 植物糖基转移酶研究进展第22-25页
        1.3.1 激素的平衡类相关基因第23页
        1.3.2 糖的合成相关基因第23页
        1.3.3 逆境胁迫相关基因第23-24页
        1.3.4 植株脱毒反应相关基因第24页
        1.3.5 与其它生理过程相关基因第24页
        1.3.6 水稻糖基转移酶研究第24-25页
    1.4 本研究目的和意义第25-26页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第26-37页
    2.1 表型分析方法第26-29页
        2.1.1 实验材料与田间种植第26页
        2.1.2 农艺性状调查第26页
        2.1.3 叶绿素含量测定第26页
        2.1.4 植物总RNA提取第26-27页
        2.1.5 基因表达分析第27页
        2.1.6 透射电镜(TEM)观察第27-28页
        2.1.7 荧光显微镜观察第28页
        2.1.8 丙二醛(MDA)含量测定第28页
        2.1.9 过氧化氢(H_2O_2)含量测定第28页
        2.1.10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测定第28页
        2.1.11 DAB染色反应第28-29页
    2.2 图位克隆与转基因验证第29-32页
        2.2.1 实验材料与田间种植第29页
        2.2.2 DNA提取第29页
        2.2.3 图位克隆第29-30页
        2.2.4 候选基因预测第30页
        2.2.5 质粒提取第30-31页
        2.2.6 农杆菌转化体系第31页
        2.2.7 转基因功能验证第31-32页
        2.2.8 转基因阳性植株的鉴定第32页
    2.3 功能分析第32-37页
        2.3.1 基因时空表达和GUS染色第32页
        2.3.2 树脂切片第32-33页
        2.3.3 原位杂交第33-35页
        2.3.4 亚细胞定位第35页
        2.3.5 可溶性糖测定第35页
        2.3.6 淀粉含量测定第35-36页
        2.3.7 ABA含量测定第36-37页
第三章 结果第37-56页
    3.1 水稻突变体pls2的表型分析第37-39页
    3.2 突变体pls2的透射电镜观察第39-41页
    3.3 衰老和光合作用相关基因的表达量在pls2中下调第41-42页
    3.4 突变体pls2积累较多的活性氧第42-43页
    3.5 早衰基因PLS2的克隆第43-47页
        3.5.1 PLS2基因精细定位第43-45页
        3.5.2 定位区间的候选基因鉴定第45页
        3.5.3 PLS2转基因验证第45-47页
    3.6 PLS2蛋白进化树分析第47-48页
    3.7 早衰基因PLS2表达模式分析第48-50页
    3.8 PLS2蛋白的亚细胞定位第50-51页
    3.9 早衰突变体pls2积累较多的蔗糖第51-52页
    3.10 PLS2基因突变影响蔗糖转运第52-53页
    3.11 PLS2突变影响ABA合成与信号转导第53-56页
第四章 讨论第56-59页
    4.1 突变体pls2提前进入衰老进程第56页
    4.2 PLS2编码未知底物的糖基转移酶第56-57页
    4.3 PLS2影响糖的合成、转运及ABA的合成与信号转导第57-59页
第五章 全文结论第59-61页
    5.1 pls2为水稻叶片衰老突变体第59页
    5.2 pls2植株积累了较多的活性氧第59页
    5.3 PLS2编码底物未知的糖基转移酶第59-60页
    5.4 PLS2在植株各组织中均有表达,且定位于内质网第60页
    5.5 pls2植株中积累了较多的可溶性糖第60页
    5.6 PLS2突变影响了植株体内的糖转运第60页
    5.7 ABA信号和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量在pls2中均下降第60-61页
参考文献第61-78页
附录第78-85页
致谢第85-87页
个人简介第87页

论文共8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补脾肾活血法中药复方对肾性甲旁亢大鼠血清i-PTH水平及PCNA和Bcl-2表达的影响
下一篇:穴位埋线加耳穴揿针配合西药治疗癌痛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