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9-10页 |
Abstract | 第10-11页 |
第1章 导论 | 第12-21页 |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第12-13页 |
1.1.1 选题的背景 | 第12页 |
1.1.2 选题的意义 | 第12-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3-18页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3-14页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4-18页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8-20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8-20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20页 |
1.4 创新与不足 | 第20-21页 |
第2章 核心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阐释 | 第21-26页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第21-22页 |
2.1.1 农村环境 | 第21-22页 |
2.1.2 治理 | 第22页 |
2.1.3 农村环境治理 | 第22页 |
2.2 相关理论 | 第22-26页 |
2.2.1 公共物品理论 | 第22-23页 |
2.2.2 多中心治理理论 | 第23-24页 |
2.2.3 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理论 | 第24页 |
2.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24-26页 |
第3章 我国农村环境治理的现状分析 | 第26-32页 |
3.1 我国农村环境污染的现状 | 第26-27页 |
3.1.1 农业性的环境污染 | 第26页 |
3.1.2 生产性的环境污染 | 第26页 |
3.1.3 生活性的环境污染 | 第26页 |
3.1.4 自然性的生态破坏 | 第26-27页 |
3.1.5 日常性的环境污染 | 第27页 |
3.2 我国农村环境污染的特征 | 第27-29页 |
3.2.1 工业企业污染突出 | 第27-28页 |
3.2.2 畜禽养殖污染显现 | 第28页 |
3.2.3 农药化肥污染突出 | 第28页 |
3.2.4 农村生活垃圾污染普遍 | 第28-29页 |
3.3 我国农村环境治理的举措及成效 | 第29-32页 |
3.3.1 全力推进污染治理,农村环境质量有所改善 | 第29页 |
3.3.2 坚持预防为主、守住农村环境底线 | 第29-30页 |
3.3.3 持续加大生态保护力度,农村环境保护迈上新台阶 | 第30页 |
3.3.4 加强了环境保护政策法规体系建设 | 第30-32页 |
第4章 菏泽市东明县农村环境治理的实践 | 第32-38页 |
4.1 菏泽市东明县农村环境污染现状 | 第32-33页 |
4.1.1 畜禽污染方面 | 第32-33页 |
4.1.2 水环境污染方面 | 第33页 |
4.1.3 其他污染方面 | 第33页 |
4.2 菏泽市东明县农村环境治理的措施及成效 | 第33-36页 |
4.2.1 农村环境治理的措施 | 第33-35页 |
4.2.2 菏泽市东明县农村环境治理的成效 | 第35-36页 |
4.3 菏泽市东明县农村环境治理的不足 | 第36-38页 |
4.3.1 没有充分调动基层干部及农民的积极性 | 第36-37页 |
4.3.2 农村环境保护机构不健全,法制、监控体系不完善 | 第37页 |
4.3.3 农村环境治理和保护的投入资金不足 | 第37-38页 |
第5章 我国农村环境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第38-42页 |
5.1 我国农村环境治理存在的问题 | 第38-40页 |
5.1.1 农民环保意识薄弱 | 第38页 |
5.1.2 农村环境治理主体单一 | 第38-39页 |
5.1.3 农村环境治理投入的资金不足 | 第39页 |
5.1.4 农村环境治理法律体系不完善 | 第39页 |
5.1.5 缺少长效农村环境治理监管机制 | 第39-40页 |
5.2 我国农村环境治理存在问题的成因 | 第40-42页 |
5.2.1 传统环境治理理念局限性强 | 第40页 |
5.2.2 农村环境治理的社会力量不够 | 第40页 |
5.2.3 农村环境治理的融资渠道狭窄 | 第40页 |
5.2.4 缺乏有效的农村环境污染防控机制 | 第40-41页 |
5.2.5 未能充分发挥公众监督职能 | 第41-42页 |
第6章 完善我国农村环境治理的对策 | 第42-47页 |
6.1 加强宣传教育,提升农民环保意识 | 第42-43页 |
6.1.1 加强农村环保舆论宣传教育 | 第42页 |
6.1.2 做好农村中小学环保教育 | 第42页 |
6.1.3 加强环保政策法制教育 | 第42-43页 |
6.2 发展多元化农村环境治理主体 | 第43-44页 |
6.2.1 转变基层政府的服务职能 | 第43页 |
6.2.2 积极发挥民间组织的作用 | 第43页 |
6.2.3 突出村民在农村治理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 第43-44页 |
6.3 加大农村环境治理的资金投入 | 第44-45页 |
6.3.1 增加农村环境治理专项资金投入 | 第44页 |
6.3.2 给予农村环保财政补贴支持 | 第44页 |
6.3.3 合理规划农村环境治理费用的财政预算 | 第44-45页 |
6.4 完善农村环境治理法律体系 | 第45页 |
6.4.1 加强农村环保立法 | 第45页 |
6.4.2 完善农村环保执法 | 第45页 |
6.4.3 加强农村环保司法 | 第45页 |
6.5 建立健全长效环境治理监管机制 | 第45-47页 |
6.5.1 完善农村环境信息公开制度 | 第45-46页 |
6.5.2 建立农村环境治理的长效评价机制 | 第46页 |
6.5.3 建立完善的农村环保公众参与机制 | 第46-47页 |
结束语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3页 |
1. 期刊 | 第48-50页 |
2. 硕博论文 | 第50-51页 |
3. 专著 | 第51页 |
4. 外文 | 第51-53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53-54页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