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绪论 | 第8-15页 |
第一章 儿童形象在文本中的呈现方式 | 第15-35页 |
第一节 “受伤的小孩”形象 | 第16-21页 |
第二节 “天真无邪的小孩”形象 | 第21-29页 |
第三节 隐喻意义上的“孩子”形象 | 第29-35页 |
第二章 儿童叙事的艺术特性 | 第35-48页 |
第一节 时空间隔的陌生化 | 第35-39页 |
第二节 视角多变的童年意绪 | 第39-44页 |
第三节 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留白 | 第44-48页 |
第三章 废名儿童书写的成因 | 第48-60页 |
第一节 童年经验与故乡 | 第48-51页 |
第二节 儿童的发见 | 第51-55页 |
第三节 文学观的滋养 | 第55-60页 |
结论 | 第60-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著 | 第74-75页 |
致谢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