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化工机械与仪器、设备论文--化工过程用机械与设备论文--物质分离机械论文

基于聚多巴胺/聚乙烯亚胺共沉积技术的聚合物膜表界面工程

摘要第7-8页
Abstract第8-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5-57页
    1.1 引言第15-16页
    1.2 聚合物膜的表面与界面第16-24页
        1.2.1 膜表面改性的原理与方法第16-21页
            1.2.1.1 表面等离子体处理第16-18页
            1.2.1.2 表面涂覆与吸附技术第18页
            1.2.1.3 界面交联第18-19页
            1.2.1.4 层层自组装第19页
            1.2.1.5 表面接枝第19-20页
            1.2.1.6 贻贝仿生沉积第20-21页
        1.2.2 表界面性质对膜性能的影响第21-24页
            1.2.2.1 抗污染与抗菌性第21-22页
            1.2.2.2 亲和识别与分离第22-23页
            1.2.2.3 环境敏感型分离膜第23-24页
    1.3 有机-无机复合膜的表面与界面第24-39页
        1.3.1 有机-无机复合界面的形成与调控第24-31页
            1.3.1.1 混合基质膜第26-28页
            1.3.1.2 界面复合膜第28-31页
        1.3.2 复合膜表面与界面对膜性能的影响第31-39页
            1.3.2.1 表面浸润性第31-34页
            1.3.2.2 表面活性第34-37页
            1.3.2.3 有机-无机复合界面第37-39页
    1.4 贻贝仿生化学对分离膜表界面性质的调控第39-53页
        1.4.1 贻贝仿生表面修饰第40-43页
            1.4.1.1 聚合与粘附机理第41-42页
            1.4.1.2 物理与化学性质第42-43页
        1.4.2 聚多巴胺对分离膜表界面性质的调控第43-53页
            1.4.2.1 聚多巴胺修饰层用于表面改性第43-49页
            1.4.2.2 聚多巴胺中间层用于界面调控第49-51页
            1.4.2.3 聚多巴胺分离层用于薄膜构建第51-53页
    1.5 课题提出第53-55页
    1.6 研究内容第55-57页
        1.6.1 多巴胺/聚乙烯亚胺共沉积体系的建立与优化第55页
        1.6.2 共沉积技术用于聚合物膜非对称修饰第55页
        1.6.3 共沉积技术用于薄层复合膜的构建第55页
        1.6.4 共沉积技术用于有机-无机复合膜界面调控第55-57页
第二章 实验部分第57-69页
    2.1 实验材料第57-58页
    2.2 实验仪器设备第58-59页
    2.3 材料制备第59-63页
        2.3.1 多巴胺/聚乙烯亚胺共沉积法第59页
        2.3.2 聚多巴胺梯度表面的制备第59-60页
        2.3.3 聚多巴胺/聚乙烯亚胺自支撑膜的制备第60页
        2.3.4 聚多巴胺/聚乙烯亚胺薄层复合膜的制备第60-61页
        2.3.5 单面共沉积法制备Janus平板膜第61页
        2.3.6 单面共沉积法制备Janus中空纤维膜第61-62页
        2.3.7 氧化硅仿生矿化膜的制备第62页
        2.3.8 氧化锆水合物仿生矿化膜的制备第62-63页
    2.4 材料结构性质表征第63-65页
        2.4.1 表面结构第63页
        2.4.2 表面化学组成第63页
        2.4.3 表面浸润性第63-64页
        2.4.4 表面荷电性第64页
        2.4.5 结构稳定性第64页
        2.4.6 击穿压强第64页
        2.4.7 涂层稳定性第64-65页
    2.5 材料应用性能评价第65-69页
        2.5.1 纯水通量的测定第65页
        2.5.2 蛋白阻抗性评价第65页
        2.5.3 纳滤性能评价第65-66页
        2.5.4 鼓泡性能与二氧化碳固定性能评价第66-67页
        2.5.5 膜蒸馏性能评价第67页
        2.5.6 油水分离性能评价第67-69页
第三章 多巴胺/聚乙烯亚胺共沉积体系的建立与应用第69-95页
    3.1 引言第69-70页
    3.2 多巴胺/聚乙烯亚胺共沉积机理第70-79页
        3.2.1 多巴胺与聚乙烯亚胺的反应第70-73页
        3.2.2 聚多巴胺/聚乙烯亚胺涂层粘附机理第73-75页
        3.2.3 多巴胺/聚乙烯亚胺溶液的气/液界面成膜行为第75-79页
    3.3 聚多巴胺/聚乙烯亚胺在聚丙烯微孔膜表面的共沉积第79-85页
        3.3.1 表面形貌第79-80页
        3.3.2 表面化学组成第80-81页
        3.3.3 表面浸润性第81-83页
        3.3.4 沉积速率与膜通量第83页
        3.3.5 涂层稳定性第83-84页
        3.3.6 溶液重复使用性第84-85页
    3.4 多巴胺/聚乙烯亚胺共沉积的影响因素第85-90页
        3.4.1 聚乙烯亚胺分子量对共沉积过程的影响第85-87页
        3.4.2 多巴胺/聚乙烯亚胺比例对共沉积过程的影响第87-90页
    3.5 聚多巴胺/聚乙烯亚胺改性聚丙烯膜的服役性能第90-92页
        3.5.1 阻抗蛋白吸附第90-91页
        3.5.2 油水分离第91-92页
    3.6 本章小结第92-95页
第四章 聚多巴胺/聚乙烯亚胺涂层用于非对称膜表面构建第95-129页
    4.1 引言第95-96页
    4.2 单面沉积技术用于Janus平板膜与中空纤维膜的制备第96-105页
        4.2.1 Janus平板膜的制备及其性质第96-103页
        4.2.2 Janus中空纤维膜的制备及其性质第103-105页
    4.3 Janus平板膜在鼓泡过程中的应用第105-115页
        4.3.1 Janus膜鼓泡器的制备与性质第106-109页
        4.3.2 鼓泡过程中气泡在膜表面的受力分析第109-111页
        4.3.3 Janus鼓泡器的性能与应用第111-115页
    4.4 Janus中空纤维膜在直接接触式膜蒸馏中的应用第115-121页
        4.4.1 Janus膜在膜蒸馏中的传质与传热过程分析第117-118页
        4.4.2 膜蒸馏性能第118-121页
    4.5 聚多巴胺用于材料表面的梯度改性第121-126页
        4.5.1 聚多巴胺梯度表面的形成过程与机理第122-124页
        4.5.2 聚多巴胺梯度表面的性质第124-126页
    4.6 本章小结第126-129页
第五章 聚多巴胺/聚乙烯亚胺的薄层复合膜的制备与应用第129-149页
    5.1 引言第129-130页
    5.2 聚多巴胺/聚乙烯亚胺自支撑膜的性质与应用第130-136页
        5.2.1 薄膜的形成机理与生长过程第130-131页
        5.2.2 反应条件对自支撑膜形成过程的影响第131-133页
        5.2.3 自支撑膜的性质与后功能化第133-136页
    5.3 气-水界面制备聚多巴胺/聚乙烯亚胺薄层复合膜第136-146页
        5.3.1 复合膜的形成过程第136-138页
        5.3.2 复合膜的结构与性质第138-143页
        5.3.3 复合膜的纳滤性能第143-146页
    5.4 本章小结第146-149页
第六章 聚多巴胺/聚乙烯亚胺用于有机-无机复合界面调控第149-175页
    6.1 引言第149-150页
    6.2 仿生矿化膜的构建模型第150-152页
    6.3 氧化硅矿化膜的制备与应用第152-164页
        6.3.1 氧化硅矿化膜的构建与表面性质第152-160页
        6.3.2 二氧化硅矿化膜在油水分离中的应用第160-164页
    6.4 氧化锆水合物矿化膜的制备与应用第164-173页
        6.4.1 氧化锆水合物矿化膜的构建与表面性质第165-169页
        6.4.2 氧化锆水合物矿化膜的油水分离性能第169-170页
        6.4.3 氧化锆水合物矿化膜的结构稳定性第170-173页
    6.5 本章小结第173-175页
全文结论第175-179页
论文创新点第179-181页
    一、技术方法创新第179页
    二、理论认知创新第179-181页
不足与展望第181-183页
参考文献第183-199页
作者简介及博士期间相关成果第199-202页

论文共20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农业综合开发产业经营对县城经济的影响--基于山西省五台县种养项目的调查研究
下一篇:光伏发电项目对农村社区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