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中英文缩写词 | 第12-13页 |
文献综述 | 第13-26页 |
引言 | 第26-27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7-32页 |
1.1 大豆蛋白的纯化及免疫剂的制备 | 第27页 |
1.1.1 主要试验材料、试剂和仪器 | 第27页 |
1.1.2 大豆蛋白的纯化与鉴定 | 第27页 |
1.1.3 大豆抗原蛋白免疫剂的制备 | 第27页 |
1.2 大豆抗原蛋白免疫效果的研究 | 第27-28页 |
1.2.1 试剂与材料 | 第27页 |
1.2.2 试验动物分组 | 第27-28页 |
1.3 饲养管理 | 第28页 |
1.4 仔猪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 第28页 |
1.4.1 仔猪血清的采集与处理 | 第28页 |
1.4.2 仔猪肠管的采集与处理 | 第28页 |
1.5 大豆抗原蛋白的皮肤致敏试验 | 第28-29页 |
1.6 检测指标及方法 | 第29页 |
1.6.1 血清IgG、IgA、IgM、IgE以及IL-4 的水平 | 第29页 |
1.6.2 肠道中组胺的水平 | 第29页 |
1.6.3 肠道sIgA采用免疫组化PV6000法 | 第29页 |
1.6.4 琼脂扩散法测定抗体效价 | 第29页 |
1.7 仔猪肠道IgA表达量qPCR的检测 | 第29-31页 |
1.7.1 试验材料与试剂 | 第29页 |
1.7.2 主要试验仪器 | 第29-30页 |
1.7.3 样品采集与处理 | 第30页 |
1.7.4 RNA提取 | 第30页 |
1.7.5 反转录 ( 反转录使用invitrogen的 反转录试剂盒superscript III) | 第30页 |
1.7.6 qPCR扩增 | 第30-31页 |
1.7.7 引物序列 | 第31页 |
1.8 数据处理 | 第31-32页 |
1.8.1 试验血清指标的结果处理 | 第31页 |
1.8.2 组织学图片处理 | 第31-32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2-51页 |
2.1 大豆抗原蛋白的纯化以及免疫剂的制备 | 第32-34页 |
2.1.1 凝胶过滤 | 第32-33页 |
2.1.2 SDS-PAGE电泳 | 第33页 |
2.1.3 纯度检测 | 第33-34页 |
2.1.4 大豆抗原蛋白免疫剂的检测 | 第34页 |
2.2 大豆抗原蛋白皮肤致敏试验 | 第34-36页 |
2.3 琼脂扩散法测抗体效价 | 第36-37页 |
2.4 血清免疫球蛋白IgG的结果 | 第37-38页 |
2.5 血清免疫球蛋白IgA的结果 | 第38-39页 |
2.6 血清免疫球蛋白IgM的结果 | 第39-40页 |
2.7 血清免疫球蛋白IgE的结果 | 第40-41页 |
2.8 血清中IL-4 的含量变化 | 第41-42页 |
2.9 小肠中组胺的含量 | 第42-43页 |
2.10 肠道sIgA的阳性表达的结果 | 第43-51页 |
2.10.1 sIgA免疫组化的图片 | 第43-48页 |
2.10.2 仔猪肠道的分泌型Ig A的免疫组化阳性表达的光密度值 | 第48-50页 |
2.10.3 大豆抗原蛋白对仔猪肠组织IgA mRNA相对表达量的影响 | 第50-51页 |
3 讨论 | 第51-56页 |
3.1 大豆蛋白的纯化以及免疫剂的制备 | 第51页 |
3.2 皮肤致敏反应与抗体效价的测定 | 第51页 |
3.3 大豆抗原蛋白对仔猪血清免疫球蛋白的影响 | 第51-52页 |
3.4 大豆抗原蛋白对仔猪血清中的IL-4 水平的影响 | 第52-53页 |
3.5 大豆抗原蛋白对肠道组胺的影响 | 第53-54页 |
3.6 大豆抗原蛋白对仔猪肠组织IgA蛋白表达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 | 第54-55页 |
3.7 存在的问题 | 第55-56页 |
4 结论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2页 |
附录 | 第62-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作者简介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