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经济作物论文--药用作物论文--菌类论文

蛹虫草有性阶段DNA甲基化及绿僵菌DNA甲基转移酶功能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7页
主要缩略词和符号表第14-15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5-28页
    1.1 DNA甲基化概述第15-22页
        1.1.1 DNA甲基化模式第15-16页
        1.1.2 参与DNA甲基化酶类第16-17页
        1.1.3 甲基化发生机制第17-19页
        1.1.4 DNA甲基化生物学功能第19-21页
        1.1.5 DNA甲基化研究方法第21-22页
    1.2 真菌DNA甲基化研究进展第22-25页
        1.2.1 真菌DNA甲基化模式第22-23页
        1.2.2 真菌DNA甲基化相关酶第23-24页
        1.2.3 真菌DNA甲基化发生机制第24-25页
    1.3 昆虫病原真菌第25-28页
        1.3.1 蛹虫草的有性生长发育第25-26页
        1.3.2 绿僵菌表观遗传研究第26-28页
第二章 引言第28-30页
    2.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28-29页
    2.2 主要研究内容第29-30页
第三章 蛹虫草DNA甲基转移酶的研究第30-51页
    引言第30页
    3.1 材料及其来源第30-32页
        3.1.1 实验材料第30页
        3.1.2 实验仪器第30-31页
        3.1.3 实验试剂第31页
        3.1.4 主要培养基配方第31-32页
        3.1.5 主要试剂溶液配方第32页
    3.2 实验方法第32-44页
        3.2.1 蛹虫草的培养及样品准备第32页
        3.2.2 蛹虫草DNA甲基转移酶预测、注释第32-36页
        3.2.3 蛹虫草DNA甲基转移酶酶活测定第36-42页
        3.2.4 蛹虫草DNA甲基转移酶敲除第42-44页
    3.3 结果与分析第44-49页
        3.3.1 同源检索确定蛹虫草中DNA甲基转移酶第44-45页
        3.3.2 DNA甲基转移酶的克隆、注释第45-49页
        3.3.3 蛹虫草中DNA甲基转移酶敲除初探第49页
    3.4 结论与讨论第49-51页
第四章 DNA甲基化在蛹虫草有性生长发育中的作用第51-76页
    引言第51页
    4.1 材料及其来源第51-53页
        4.1.1 实验材料第51页
        4.1.2 实验仪器第51-52页
        4.1.3 实验试剂第52-53页
        4.1.4 主要培养基配方第53页
        4.1.5 主要试剂溶液配方第53页
    4.2 实验方法第53-60页
        4.2.1 蛹虫草菌丝及子实体的培养第53-54页
        4.2.2 蛹虫草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DNA甲基转移酶表达第54-55页
        4.2.3 蛹虫草总蛋白的酶活及DNA甲基化水平的HPLC测定第55-56页
        4.2.4 蛹虫草基因组DNA的BS-Seq及验证第56-59页
        4.2.5 3M和NF的RNA-Seq及验证第59-60页
    4.3 结果与分析第60-72页
        4.3.1 蛹虫草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DNA甲基转移酶表达分析第60-61页
        4.3.2 3M和NF阶段总蛋白酶活性及总DNA甲基化水平第61-62页
        4.3.3 3M和NF的BS-Seq第62-67页
        4.3.4 3M和NF的RNA-Seq第67-69页
        4.3.5 蛹虫草DNA甲基化与有性生长发育的关系第69-71页
        4.3.6 BS-Seq和RNA-Seq结果验证第71-72页
    4.4 结论和讨论第72-76页
第五章 罗伯茨绿僵菌DNA甲基转移酶功能研究第76-92页
    引言第76页
    5.1 材料及其来源第76-80页
        5.1.1 实验材料第76-77页
        5.1.2 实验仪器第77页
        5.1.3 实验试剂第77-78页
        5.1.4 主要试剂溶液配方第78页
        5.1.5 主要培养基第78-80页
    5.2 实验流程第80-83页
        5.2.1 罗伯茨绿僵菌的培养及样品准备第80页
        5.2.2 罗伯茨绿僵菌DNA甲基转移酶第80页
        5.2.3 罗伯茨绿僵菌总DNA和RNA提取第80页
        5.2.4 DNA甲基转移酶Mr RID和Mr DIM-2 敲除株的获得第80-81页
        5.2.5 不同突变株DNA甲基化检测第81-82页
        5.2.6 不同突变株生物学性状检测第82-83页
        5.2.7 不同突变株毒力检测第83页
    5.3 结果与分析第83-90页
        5.3.1 罗伯茨绿僵菌DNA甲基转移酶第83-84页
        5.3.2 不同突变株的获得第84页
        5.3.3 不同DNA甲基转移酶在DNA甲基化中作用第84-87页
        5.3.4 敲除突变株的生物学性状测定第87-89页
        5.3.5 敲除突变株的毒力测定第89-90页
    5.4 结论与讨论第90-92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92-97页
    6.1 结论与讨论第92-96页
        6.1.1 蛹虫草DNA甲基转移酶的研究第93页
        6.1.2 DNA甲基化在蛹虫草有性生长发育中的作用第93-95页
        6.1.3 罗伯茨绿僵菌DNA甲基转移酶功能研究第95-96页
    6.2 展望第96-97页
创新点第97-98页
参考文献第98-105页
附录第105-116页
致谢第116-117页
作者简介第117页
参与科研项目第117-118页
发表论文及专利第118页

论文共11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PD-1在T细胞非霍金淋巴瘤外周血淋巴细胞中的研究
下一篇:涡静脉回流障碍所致眼底改变的动态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