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心理学论文--心理过程与心理状态论文

道德“高上”:位置高低对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的影响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1 引言第9-18页
    1.1 隐喻概念及理论第9-13页
        1.1.1 概念隐喻研究第10-11页
        1.1.2 具身隐喻研究第11-13页
    1.2 道德隐喻第13-15页
        1.2.1 道德隐喻研究第13-14页
        1.2.2 道德隐喻研究方法第14-15页
    1.3 垂直空间与道德隐喻第15-16页
    1.4 问题提出第16-18页
2 实验1a: 道德概念的上下位置隐喻表征第18-21页
    2.1 实验目的和假设第18-19页
    2.2 实验方法第19-20页
        2.2.1 实验设计第19页
        2.2.2 被试第19页
        2.2.3 实验材料第19页
        2.2.4 实验程序第19-20页
    2.3 结果与分析第20页
    2.4 讨论第20-21页
3 实验1b: 道德概念的高低位置隐喻表征第21-24页
    3.1 实验目的和假设第21页
    3.2 实验方法第21-22页
        3.2.1 实验设计第21-22页
        3.2.2 被试第22页
        3.2.3 实验材料第22页
        3.2.4 实验程序第22页
    3.3 结果与分析第22-23页
    3.4 讨论第23-24页
4 实验2: 位置高低对道德判断的影响第24-28页
    4.1 实验目的和假设第24页
    4.2 实验方法第24-26页
        4.2.1 实验设计第24页
        4.2.2 被试第24页
        4.2.3 实验材料第24-25页
        4.2.4 实验程序第25-26页
    4.3 结果与分析第26-27页
        4.3.1 垂直空间位置对道德判断严厉性的影响第26-27页
        4.3.2 垂直空间位置对道德行为意向的影响第27页
    4.4 讨论第27-28页
5 实验3: 位置高低对道德行为的影响及其中介机制第28-31页
    5.1 实验目的和假设第28页
    5.2 实验方法第28-29页
        5.2.1 实验设计第28页
        5.2.2 被试第28页
        5.2.3 实验材料第28-29页
        5.2.4 实验程序第29页
    5.3 结果与分析第29-30页
        5.3.1 垂直空间位置对道德行为的影响第29页
        5.3.2 不同位置条件下被试的情绪、避害需要及道德自我的差异检验第29-30页
        5.3.3 高低位置与道德行为之间的中介效应分析第30页
    5.4 讨论第30-31页
6 总的讨论第31-35页
    6.1 道德概念的垂直空间隐喻表征第31-32页
    6.2 垂直空间位置对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的影响第32-33页
    6.3 未来研究方向第33-35页
7 结论第35-36页
参考文献第36-40页
附录1第40-41页
附录2第41-43页
附录3第43-45页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45-46页
致谢第46-47页

论文共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锡林郭勒露天煤矿区土壤重金属分布特征与植被恢复研究
下一篇:针茅草原牧草加工利用模式及相关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