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4页 |
1.1 引言 | 第11页 |
1.2 原油中Ca元素的含量及其存在形态 | 第11-13页 |
1.3 Ca元素含量高对石油加工的危害 | 第13-14页 |
1.3.1 使催化剂中毒失活 | 第13页 |
1.3.2 常减压装置塔顶冷凝系统的腐蚀 | 第13-14页 |
1.3.3 其他危害 | 第14页 |
1.4 原油脱钙技术的种类 | 第14-19页 |
1.4.1 加氢催化脱钙法 | 第14-15页 |
1.4.2 生物脱钙法 | 第15页 |
1.4.3 过滤脱钙法 | 第15页 |
1.4.4 螯合脱钙法 | 第15-17页 |
1.4.5 膜分离脱钙法 | 第17页 |
1.4.6 树脂脱钙法 | 第17-18页 |
1.4.7 CO_2脱钙法 | 第18-19页 |
1.5 螯合法用原油脱钙剂的发展历程 | 第19-22页 |
1.5.1 原油脱钙剂的评价原理 | 第19-20页 |
1.5.2 原油脱钙剂国内外的差距 | 第20-21页 |
1.5.3 我国现有原油脱钙技术 | 第21-22页 |
1.5.4 现有的螯合脱钙剂存在的问题 | 第22页 |
1.6 课题的主要研究工作及意义 | 第22-24页 |
第二章 环保型IA-SAS-HEA原油脱钙剂的制备与表征 | 第24-31页 |
2.1 前言 | 第24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24-28页 |
2.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第24-25页 |
2.2.2 原油脱钙剂IA-SAS-HEA的制备 | 第25页 |
2.2.3 反应条件的控制 | 第25-26页 |
2.2.4 表征方法 | 第26-28页 |
2.2.4.1 红外光谱 | 第26页 |
2.2.4.2 核磁共振波谱 | 第26-27页 |
2.2.4.3 溴值测定 | 第27-28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28-30页 |
2.3.1 IA-SAS-HEA的红外谱图 | 第28-29页 |
2.3.2 IA-SAS-HEA的核磁共振氢谱谱图 | 第29-30页 |
2.3.3 IA-SAS-HEA的溴值分析 | 第30页 |
2.4 小结 | 第30-31页 |
第三章 环保型APEY-IA-AA原油脱钙剂的制备与表征 | 第31-39页 |
3.1 前言 | 第31-32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32-34页 |
3.2.1 实验药品及仪器 | 第32页 |
3.2.2 马来酸酐封端烯丙基聚氧乙烯醚的合成 | 第32-33页 |
3.2.3 不同配比APEY-IA-AA的合成 | 第33页 |
3.2.4 反应条件的控制 | 第33-34页 |
3.2.5 表征方法 | 第34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34-38页 |
3.3.1 APEY-IA-AA的红外谱图 | 第34-36页 |
3.3.2 APEY-IA-AA的核磁共振氢谱谱图 | 第36-37页 |
3.3.3 APEY-IA-AA的溴值分析 | 第37-38页 |
3.4 小结 | 第38-39页 |
第四章 IA-SAS-HEA与APEY-IA-AA的脱钙性能研究 | 第39-56页 |
4.1 引言 | 第39-40页 |
4.2 原油中金属钙含量的测定方法 | 第40-41页 |
4.2.1 主要试剂与仪器 | 第40页 |
4.2.2 样品的预处理 | 第40页 |
4.2.3 原油中钙含量的测定 | 第40-41页 |
4.3 两种原油脱钙剂的评选以及测试方法 | 第41-42页 |
4.3.1 原油的基本性质 | 第41页 |
4.3.2 主要仪器及设备 | 第41页 |
4.3.3 脱钙性能研究及测试方法 | 第41-42页 |
4.4 结果与讨论 | 第42-54页 |
4.4.1 原油脱钙剂的合成工艺条件对脱钙性能的影响 | 第42-46页 |
4.4.1.1 不同反应时间对两种原油脱钙剂脱钙性能的影响 | 第42-43页 |
4.4.1.2 不同反应温度对两种原油脱钙剂脱钙性能的影响 | 第43-44页 |
4.4.1.3 不同引发剂用量对两种原油脱钙剂脱钙性能的影响 | 第44-45页 |
4.4.1.4 摩尔配比对两种原油脱钙剂脱钙性能的影响 | 第45-46页 |
4.4.2 电脱盐条件对原油脱钙剂脱钙性能的影响 | 第46-54页 |
4.4.2.1 不同原油脱钙剂加入量对两种原油脱钙剂脱钙性能的影响 | 第47-48页 |
4.4.2.2 不同电脱盐温度对两种原油脱钙剂脱钙性能的影响 | 第48-52页 |
4.4.2.3 不同电脱静置时间对两种原油脱钙剂脱钙性能的影响 | 第52-54页 |
4.5 小结 | 第54-56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6-58页 |
5.1 结论 | 第56-57页 |
5.2 展望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作者简介 | 第61页 |
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专利清单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