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1页 |
1.1 课题背景及选题意义 | 第11-12页 |
1.2 非晶合金电机加工工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7页 |
1.2.1 非晶合金电机铁心加工工艺 | 第12-14页 |
1.2.2 非晶合金材料性能受加工工艺的影响 | 第14-17页 |
1.3 轴向磁通永磁电机铁耗及谐波损耗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1.3.1 损耗的分析方法 | 第17页 |
1.3.2 损耗的抑制措施 | 第17-18页 |
1.4 非晶合金电机铁耗及谐波损耗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9-21页 |
第2章 非晶合金材料性能受加工工艺影响规律及损耗计算修正方法 | 第21-43页 |
2.1 非晶合金铁心试样及测试方法 | 第21-29页 |
2.1.1 非晶合金铁心试样 | 第21-23页 |
2.1.2 铁心性能测试方法 | 第23-24页 |
2.1.3 铁心性能测试结果 | 第24-29页 |
2.2 过盈配合加工对非晶合金材料性能影响 | 第29-35页 |
2.2.1 过盈配合实验装置 | 第30-31页 |
2.2.2 过盈配合非晶合金铁心测试结果 | 第31-32页 |
2.2.3 过盈配合引起的损耗增量分析 | 第32-33页 |
2.2.4 过盈配合对非晶合金电机铁耗的影响 | 第33-35页 |
2.3 退火及浸漆固化工艺对非晶合金材料性能影响 | 第35-40页 |
2.3.1 退火及浸漆固化影响的分离方法 | 第35-36页 |
2.3.2 退火及浸漆固化对损耗性能影响 | 第36-40页 |
2.4 考虑加工影响的非晶合金铁心损耗修正方法 | 第40-42页 |
2.4.1 基于带材损耗曲线的修正系数 | 第40-41页 |
2.4.2 损耗分立模型系数 | 第41-42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3章 非晶合金永磁电机铁耗和谐波损耗的解析计算 | 第43-65页 |
3.1 多环等效解析计算模型 | 第43-45页 |
3.2 气隙磁密解析计算 | 第45-55页 |
3.2.1 定子绕组磁动势 | 第45-50页 |
3.2.2 永磁体励磁磁动势 | 第50-51页 |
3.2.3 气隙磁导 | 第51-53页 |
3.2.4 气隙磁密 | 第53页 |
3.2.5 解析计算结果验证 | 第53-55页 |
3.3 铁耗和谐波损耗解析计算 | 第55-63页 |
3.3.1 定子铁心损耗 | 第55-56页 |
3.3.2 转子涡流损耗 | 第56-60页 |
3.3.3 铁耗和谐波损耗 | 第60-61页 |
3.3.4 解析计算结果验证 | 第61-6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63-65页 |
第4章 非晶合金永磁电机铁耗和谐波损耗的影响规律 | 第65-90页 |
4.1 气隙长度对铁耗和谐波损耗的影响 | 第65-83页 |
4.1.1 气隙长度对定子绕组磁动势谐波的影响 | 第65-71页 |
4.1.2 气隙长度对永磁体励磁磁动势和气隙磁导谐波的影响 | 第71-75页 |
4.1.3 气隙长度对铁耗和谐波损耗的影响 | 第75-81页 |
4.1.4 气隙长度对漏磁系数和过载能力的影响 | 第81-83页 |
4.2 载波比参数对谐波损耗的影响 | 第83-89页 |
4.2.1 载波比对定子绕组磁动势谐波的影响 | 第83-87页 |
4.2.2 载波比对谐波损耗的影响 | 第87-89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89-90页 |
第5章 非晶合金永磁电机铁耗和谐波损耗的实验研究 | 第90-99页 |
5.1 损耗修正系数计算结果的实验验证 | 第90-93页 |
5.1.1 样机及实验方案 | 第90-92页 |
5.1.2 损耗修正系数实验验证 | 第92-93页 |
5.2 非晶合金电机与硅钢片电机损耗对比 | 第93-97页 |
5.2.1 非晶合金永磁电机铁耗优势 | 第93-95页 |
5.2.2 非晶合金替代硅钢片存在的问题 | 第95-97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97-99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99-101页 |
6.1 结论 | 第99-100页 |
6.2 展望 | 第100-101页 |
参考文献 | 第101-107页 |
在学研究成果 | 第107-109页 |
致谢 | 第10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