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银行制度与业务论文

互联网金融对我国商业银行主要零售业务的影响研究

内容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0页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11页
        一、研究背景第10页
        二、研究意义第10-11页
    第二节 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第11-14页
        一、研究框架第11-12页
        二、研究方法第12-13页
        三、本文创新点与不足之处第13-14页
    第三节 相关概念界定与国内外文献综述第14-20页
        一、相关概念界定第14-15页
        二、国内外关于互联网金融的相关研究成果第15-17页
        三、国内外关于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经营影响的相关研究成果第17-18页
        四、关于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主要零售业务影响的研究成果第18-20页
第二章 互联网金融概述第20-26页
    第一节 国内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历程和现状第20-22页
        一、国内互联网金融发展的三个阶段第20页
        二、目前国内互联网金融的主要形态第20-22页
    第二节 互联网金融崛起的原因分析第22-23页
        一、技术革新是推动互联网金融的基础第22-23页
        二、互联网思维是互联网金融崛起的动因第23页
    第三节 互联网金融的本质和特征第23-26页
        一、互联网金融的本质第23-24页
        二、互联网金融的特征第24-26页
第三章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主要零售业务的影响机理第26-34页
    第一节 互联网支付阻隔银行支付业务闭环第26-29页
        一、互联网支付与银行支付业务规模同步扩张第26-27页
        二、互联网支付创造场景闭环排斥银行支付第27-28页
        三、互联网支付体验超越银行支付第28-29页
    第二节 互联网融资促进银行借贷"脱媒"第29-32页
        一、互联网金融限制了银行零售资产负债业务规模第29-30页
        二、互联网融资与银行零售资产负债业务展开差异化竞争第30-31页
        三、互联网融资构建了去中介化的借贷模式第31-32页
    第三节 互联网投资分流零售资管业务需求第32-34页
        一、互联网投资分流"长尾客户"投资需求第32页
        二、互联网投资产品体验优于银行零售理财产品第32-33页
        三、互联网投资充当投资中介第33-34页
第四章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主要零售业务影响的实证分析第34-50页
    第一节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第34-36页
        一、竞争动因:替代效应第34-35页
        二、合作动因:溢出效应第35-36页
    第二节 模型设定第36-39页
        一、模型构建的基本思路第36-37页
        二、变量选择与研究样本第37-39页
    第三节 模型拟合第39-46页
        一、结构方程AMOS模型建模第39-40页
        二、模型模拟第40-46页
    第四节 模型分析结论第46-50页
        一、互联网支付对商业银行主要零售业务的影响第47页
        二、互联网融资对商业银行主要零售业务的影响第47-48页
        三、互联网投资对商业银行主要零售业务的影响第48-50页
第五章 商业银行主要零售业务应对互联网金融冲击的思考第50-63页
    第一节 构建平台创设场景,争夺支付业务主导权第50-54页
        一、构建以支付为中心的银行系电商平台第50-51页
        二、创新零售金融性支付场景第51-54页
    第二节 整合信息革新风控,夯实零售资产负债业务基础第54-60页
        一、整合信息发掘零售资产负债业务新空间第54-57页
        二、革新风控模式巩固银行零售资产负债业务优势第57-60页
    第三节 自主创新与合作发展并重,做大零售理财业务规模第60-63页
        一、自主创新直销银行服务开展零售资产管理业务竞争第60-61页
        二、与互联网金融企业合作输出零售资管服务第61-63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63-65页
参考文献第65-68页
后记第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AIS人员落水应急示位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下一篇:磷—氮系阻燃剂的合成与表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