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2-28页 |
第一节 FABP研究概述 | 第12-19页 |
1.1 引言 | 第12-13页 |
1.2 脂类代谢 | 第13-15页 |
1.3 免疫功能 | 第15-19页 |
第二节 无脊椎动免疫信号通路研概述 | 第19-26页 |
2.1. 引言 | 第19-20页 |
2.2. 无脊椎动物免疫 | 第20-24页 |
2.3. 免疫信号通路 | 第24-26页 |
第三节 本研究的意义及技术路线 | 第26-28页 |
3.1 本研究的意义 | 第26-27页 |
3.2 技术路线 | 第27-28页 |
第二章 中华绒螯蟹FABP基因的表达分析 | 第28-47页 |
第一节 前言 | 第28-29页 |
第二节 材料与方法 | 第29-37页 |
2.1 中华绒螯蟹FABP3和FABP9基因全长的获得 | 第29-30页 |
2.2 中华绒螯蟹体内活菌注射、体外细胞刺激及样品的收集与检测 | 第30-35页 |
2.3 中华绒螯蟹三种FABP在体内菌攻毒后的表达变化谱及FABP3在体外细胞刺激后的表达变化谱 | 第35-36页 |
2.4 数据结果的统计与分析 | 第36-37页 |
第三节 结果 | 第37-46页 |
3.1 三种FABP的基因结构分析 | 第37-40页 |
3.2 菌攻毒后,三种FABP的表达变化检测 | 第40-46页 |
第四节 讨论 | 第46-47页 |
第三章 中华绒螯蟹FABP对抗菌肽表达的调控 | 第47-58页 |
第一节 前言 | 第47-48页 |
第二节 材料与方法 | 第48-51页 |
2.1 原代血细胞中FABP3基因的干扰及干扰效果的验证 | 第48-49页 |
2.2 EsFABP3干扰后对上清液中细菌CFU的检测 | 第49-50页 |
2.3 EsFABP3干扰后对抗菌肽表达量的检测 | 第50-51页 |
第三节 结果 | 第51-57页 |
3.1 干扰效果检测 | 第51-53页 |
3.2 FABP3的干扰后,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细菌CFU的变化 | 第53-54页 |
3.3 FABP3的干扰后,抗菌肽表达的影响 | 第54-57页 |
第四节 讨论 | 第57-58页 |
第四章 中华绒螯蟹通过TOLL信号通路调控抗菌肽表达 | 第58-65页 |
第一节 前言 | 第58页 |
第二节 材料与方法 | 第58-63页 |
2.1 细胞免疫荧光实验 | 第58-60页 |
2.2 Western Blot实验 | 第60-63页 |
第三节 结果 | 第63-64页 |
3.1 Dorsal蛋白的位移结果 | 第63-64页 |
第四节 讨论 | 第64-65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5-67页 |
致谢 | 第67-69页 |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