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群众文化事业论文--世界各国群众文化事业论文--中国论文

现阶段我国农村群众文化活动的困境与出路研究

中文摘要第11-13页
Abstract第13-15页
导论第16-29页
    一、选题的缘由及意义第16-19页
        (一) 选题的缘由第16-18页
        (二) 选题意义第18-19页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9-26页
        (一) 国内研究概况第20-24页
        (二) 国外研究概况第24-26页
    三、研究思路第26-27页
    四、研究方法第27-28页
        (一) 文献研究法第27-28页
        (二) 访问调研法第28页
    五、创新之处第28-29页
第一章 我国开展农村群众文化活动的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第29-45页
    一、农村群众文化活动的基本内涵第29-35页
        (一) 群众文化第29-30页
        (二) 群众文化活动第30-32页
        (三) 农村群众文化活动第32-33页
        (四) 农村群众文化活动特点第33-35页
    二、我国开展农村群众文化活动的理论依据第35-41页
        (一)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文化发展的基本理论第35-37页
        (二) 中国共产党人关于文化发展的理论第37-39页
        (三) 中国共产党关于新农村建设理论第39-40页
        (四)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第40-41页
    三、我国开展农村群众文化活动的现实依据第41-45页
        (一) 提高农民群众生活质量的重要渠道第41-42页
        (二) 宣传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第42页
        (三) 加强文化民生建设的题中之义第42-43页
        (四)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第43-45页
第二章 我国农村群众文化活动的发展进程及成效第45-53页
    一、我国农村群众文化活动发展的历史与现状第45-48页
        (一) 改革开放前农村群众文化活动发展进程简要回顾(1949-1978)第45-46页
        (二) 改革开放后农村群众文化活动发展进程简要回顾(1979—)第46-48页
    二、现阶段我国农村群众文化活的成效第48-53页
        (一) 提高了农民群众的生活质量第48-49页
        (二) 拓展了农村群众文化活动的空间第49-50页
        (三) 提升了农村经济发展的软实力水平第50-51页
        (四) 推进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第51-52页
        (五) 推动了农村和谐社会的建设第52-53页
第三章 现阶段我国农村群众文化活动面临的困境及成因第53-61页
    一、我国农村群众文化活动开展面临的困境第53-56页
        (一) 群众文化活动形式单一第53-54页
        (二) 文化活动公共空间狭小第54页
        (三) 组织开展文化活动困难第54-55页
        (四) 文化活动创新性不强第55页
        (五) 农民群众参与积极性不高第55-56页
    二、制约我国农村群众文化活动发展的成因分析第56-61页
        (一) 思想认识上不重视,"实用主义"崇拜盛行第56-57页
        (二) 文化建设持续投入不足,文化基础设施薄弱第57-58页
        (三) 基层文化队伍薄弱,文化产品供给不足第58-59页
        (四) 农村成人社会式微,文化活动内生力不足第59页
        (五) 文化活动供给主体单一,社会力量参与不足第59-61页
第四章 进一步推进我国农村群众文化活动发展的路径与对策第61-80页
    一、"送文化":外力嵌入激发农村群众文化活动发展的鲜活力第61-64页
        (一) "文化下乡"是开展农村群众文化活动的重要途径第61-62页
        (二)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构建文化下乡"多种兵"联合团队第62-63页
        (三) 规划蓝图,注重送文化的顶层设计与底层需求对接第63页
        (四) 融合群众路线,创新送文化下乡的内容与形式第63-64页
    二、"种文化":内生驱动培育农村群众文化活动发展的原动力第64-69页
        (一) "种文化"是培育农村群众文化活动发展的内在力量第65-66页
        (二) "种"基础设施,营造种文化的公共文化生活空间第66-67页
        (三) "种"文化队伍,构建"点线面"辐射联动的文艺团队第67-68页
        (四) 挖掘文化种子,创新群众文化活动的内容与形式第68-69页
    三、"养文化":合力联动供给农村群众文化活动发展的创造力第69-74页
        (一) "养文化"是供给农村群众文化活动发展的联合驱动力第69-70页
        (二) 树立新文化发展观,力促农村群众文化"双驱"发展第70-72页
        (三) 推进机制创新,保障农村群众文化活动常态化发展第72-73页
        (四) 搭建服务平台,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农村群众文化活动建设第73-74页
    四、"享文化":聚焦惠民开展农村群众文化活动的价值旨归第74-80页
        (一) "享文化"是农村群众文化活动发展的真谛第75页
        (二) 助推文化精准扶贫,促进农村群众文化活动均衡发展第75-76页
        (三) 增强农民主体意识,提高共享文化发展成果的能力第76-77页
        (四) 坚持农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丰富文化产品的供给第77-80页
结语第80-81页
参考文献第81-87页
致谢第87-89页
附录第89-90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90页

论文共9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敦煌变文集》量词研究
下一篇:宋代咏史怀古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