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绘画论文--绘画技法论文--中国画技法论文

梁楷的“僧人”绘画作品研究

内容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绪论第11-21页
    一 选题的缘起与问题的提出第11-12页
    二 研究现状第12-18页
    三 研究意义与价值第18-19页
    四 研究目的第19页
    五 研究思路第19-20页
    六 研究方法第20-21页
第一章 梁楷的"僧人"绘画作品第21-31页
    第一节 宋代的文治背景第21-23页
    第二节 梁楷及其"僧人"绘画作品第23-25页
    第三节 "僧人"图像的发展概况第25-31页
        一、宋以前的"僧人"图像第25-27页
        二、两宋"僧人"图像的风格和样式第27-30页
        三、宋代以后的"僧人"图像第30-31页
第二章 梁楷"僧人"绘画作品的风格特征及其衍变过程第31-46页
    第一节 前期院体风格的形态特征第31-35页
        一、早期的"细笔"功力基础第31-33页
        二、"精微穿溟滓"——前期院体风格的特征及其审美内涵第33-35页
    第二节 后期"简笔"风格的特征及其衍变过程第35-38页
        一、南宋院体风格的变异第35-37页
        二、"飞动摧霹雳"——泼墨大写意之变第37-38页
    第三节 梁楷"僧人"绘画作品的风格特征及审美内涵第38-46页
        一、异相高僧——以《八高僧故事图》为例第38-41页
        二、殊相罗汉——以《布袋和尚图》为例第41-46页
第三章 梁楷"僧人"绘画作品风格转变的成因第46-58页
    第一节 梁楷"僧人"作品风格内质的发展变化第46-49页
        一、南宋佛画人物传统积压下的"困窘之境"第46-47页
        二、简略、抽象和表现性的逆向诉求第47-49页
    第二节 梁楷"僧人"作品形式因素的发展需要第49-54页
        一、传统佛画人物形式发展的两端深化第49-52页
        二、梁楷"僧人"图像形式因素的探求第52-54页
    第三节 梁楷对作品"有意义"的形象阐述第54-58页
        一、艺术心理与审美风尚第54-55页
        二、创作个性与"有意义"的形象第55-58页
结语第58-60页
参考图录第60-67页
参考文献第67-70页
致谢第70-71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目录第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唐寅“别号图”研究
下一篇:“黑石号”出水唐代瓷器外来因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