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23页 |
1.2.1 经验公式法和解析解法 | 第13-19页 |
1.2.2 数值模拟方法 | 第19-21页 |
1.2.3 模型试验方法 | 第21-22页 |
1.2.4 现场实测 | 第22-23页 |
1.3 现有研究不足 | 第23页 |
1.4 本文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23-25页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3-24页 |
1.4.2 技术路线 | 第24-25页 |
第二章 数值模拟方法印证 | 第25-34页 |
2.1 前言 | 第25页 |
2.2 离心模型试验 | 第25-27页 |
2.2.1 离心模型试验原理 | 第25页 |
2.2.2 模型尺寸与试验土样 | 第25-26页 |
2.2.3 离心模型试验方案 | 第26-27页 |
2.3 三维数值模型建立 | 第27-30页 |
2.3.1 模型尺寸与土体参数 | 第27-28页 |
2.3.2 位移控制有限元法 | 第28-29页 |
2.3.3 数值模拟步骤 | 第29-30页 |
2.4 数值模拟与离心模型试验结果对比分析 | 第30-32页 |
2.4.1 已建隧道正上方地表沉降对比分析 | 第30-31页 |
2.4.2 已建隧道拱顶竖向位移对比分析 | 第31页 |
2.4.3 已建隧道拱底附加应变对比分析 | 第31-32页 |
2.4.4 已建隧道断面径向位移对比分析 | 第32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2-34页 |
第三章 平行双隧道开挖对邻近已建隧道的影响研究 | 第34-54页 |
3.1 前言 | 第34页 |
3.2 工程背景 | 第34-36页 |
3.3 数值模拟方案设计 | 第36-39页 |
3.3.1 模型尺寸及材料参数 | 第36页 |
3.3.2 数值模拟方案 | 第36-38页 |
3.3.3 数值模型建立 | 第38-39页 |
3.4 双隧道盾构下穿已建隧道的影响分析 | 第39-47页 |
3.4.1 地表沉降分析 | 第39-41页 |
3.4.2 已建隧道拱顶竖向位移 | 第41-43页 |
3.4.3 已建隧道拱底附加应变 | 第43-45页 |
3.4.4 已建隧道断面径向位移 | 第45-47页 |
3.5 双隧道盾构上穿已建隧道的影响分析 | 第47-52页 |
3.5.1 地表沉降分析 | 第47-48页 |
3.5.2 已建隧道拱顶竖向位移 | 第48-50页 |
3.5.3 已建隧道拱底附加应变 | 第50-51页 |
3.5.4 已建隧道断面径向位移 | 第51-52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第四章 交叠双隧道开挖对邻近已建隧道的影响研究 | 第54-68页 |
4.1 前言 | 第54页 |
4.2 工程背景 | 第54-55页 |
4.3 数值模拟方案 | 第55-57页 |
4.3.1 模型尺寸与材料参数 | 第55页 |
4.3.2 数值模拟方案 | 第55-56页 |
4.3.3 数值模型建立 | 第56-57页 |
4.4 交叠双隧道盾构下穿已建隧道的影响分析 | 第57-62页 |
4.4.1 地表沉降分析 | 第57-58页 |
4.4.2 已建隧道拱顶竖向位移 | 第58-59页 |
4.4.3 已建隧道断面径向位移 | 第59-61页 |
4.4.4 已建隧道拱底附加应变 | 第61-62页 |
4.5 交叠双隧道分别从上下两侧穿越已建隧道的影响分析 | 第62-67页 |
4.5.1 地表沉降分析 | 第62-63页 |
4.5.2 已建隧道拱顶竖向位移 | 第63-64页 |
4.5.3 已建隧道断面径向位移 | 第64-66页 |
4.5.4 已建隧道拱底附加应变 | 第66-67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第五章 结论和展望 | 第68-70页 |
5.1 结论 | 第68-69页 |
5.2 展望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项目与发表论文情况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