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2-20页 |
1 酸雨和渍水研究概述 | 第12页 |
2 酸雨和渍水胁迫对作物影响的研究进展 | 第12-19页 |
2.1 酸雨和渍水胁迫对作物叶片的影响 | 第12-14页 |
2.2 酸雨和渍水胁迫对作物地上部生物量的影响 | 第14-15页 |
2.3 酸雨和渍水胁迫对作物根系的影响 | 第15页 |
2.4 酸雨和渍水胁迫对作物氮硫代谢的影响 | 第15-16页 |
2.5 酸雨和渍水胁迫对作物胚乳发育的影响 | 第16-17页 |
2.6 酸雨和渍水胁迫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 第17页 |
2.7 酸雨和渍水胁迫对作物品质的影响 | 第17-19页 |
3 本文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9-20页 |
第二章 花后酸雨和渍水胁迫对小麦光合及叶片和籽粒解剖结构的影响 | 第20-34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2-23页 |
1.1 试验材料 | 第22页 |
1.2 模拟酸雨配置 | 第22页 |
1.3 试验设计 | 第22-23页 |
1.4 测定项目和方法 | 第23页 |
1.5 数据处理 | 第23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23-32页 |
2.1 花后酸雨和渍水胁迫对小麦地上部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第24页 |
2.2 花后酸雨和渍水胁迫对小麦旗叶中色素含量的影响 | 第24-26页 |
2.3 花后酸雨和渍水胁迫对小麦旗叶净光合速率的影响 | 第26-27页 |
2.4 花后酸雨和渍水胁迫对小麦旗叶解剖结构的影响 | 第27-30页 |
2.5 花后酸雨和渍水胁迫对小麦旗叶厚度的影响 | 第30-31页 |
2.6 花后酸雨和渍水胁迫对小麦花后15d淀粉粒形态的影响 | 第31-32页 |
3 讨论 | 第32-34页 |
第三章 花后酸雨和渍水胁迫对小麦氮、硫代谢的影响 | 第34-50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6-37页 |
1.1 试验材料 | 第36页 |
1.2 模拟酸雨配置 | 第36页 |
1.3 试验设计 | 第36页 |
1.4 测定项目和方法 | 第36-37页 |
1.5 数据处理 | 第37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7-47页 |
2.1 花后酸雨和渍水胁迫对小麦氮代谢过程的影响 | 第37-43页 |
2.2 花后酸雨和渍水胁迫对小麦硫代谢过程的影响 | 第43-47页 |
3 讨论 | 第47-50页 |
3.1 花后酸雨和渍水胁迫对小麦氮代谢过程的影响 | 第47-48页 |
3.2 花后酸雨和渍水胁迫对小麦硫代谢过程的影响 | 第48-50页 |
第四章 花后酸雨和渍水胁迫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第50-66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52-53页 |
1.1 试验材料 | 第52页 |
1.2 模拟酸雨配置 | 第52页 |
1.3 试验设计 | 第52页 |
1.4 测定项目和方法 | 第52页 |
1.5 数据处理 | 第52-53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53-62页 |
2.1 花后酸雨和渍水胁迫对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第53页 |
2.2 花后酸雨和渍水胁迫对小麦品质的影响 | 第53-62页 |
3 讨论 | 第62-66页 |
3.1 花后酸雨和渍水胁迫对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第62页 |
3.2 花后酸雨和渍水胁迫对小麦品质的影响 | 第62-66页 |
第五章 讨论与结论 | 第66-74页 |
1 讨论 | 第66-71页 |
1.1 花后酸雨和渍水胁迫对小麦光合和解剖结构的影响 | 第66-67页 |
1.2 花后酸雨和渍水胁迫对小麦氮代谢的影响 | 第67-68页 |
1.3 花后酸雨和渍水胁迫对小麦硫代谢的影响 | 第68-69页 |
1.4 花后酸雨和渍水胁迫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 第69页 |
1.5 花后酸雨和渍水胁迫对小麦蛋白质品质的影响 | 第69-70页 |
1.6 花后酸雨和渍水胁迫对小麦淀粉品质的影响 | 第70-71页 |
2 结论 | 第71-72页 |
3 本文创新之处 | 第72页 |
4 未来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72-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86页 |
致谢 | 第86-88页 |
攻读硕士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