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科学基础理论论文--环境生物学论文--生态系统与污染生态学论文--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论文

山西省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协调关系评价研究

摘要第6-7页
1 绪论第7-15页
    1.1 研究背景第7页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7-9页
    1.3 国内外研究状况第9-12页
        1.3.1 国外研究状况第9-10页
        1.3.2 国内研究状况第10-12页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2-13页
        1.4.1 研究内容第12页
        1.4.2 研究方法第12-13页
    1.5 研究的技术路线第13-15页
    1.6 数据来源第15页
    1.7 可能的创新第15页
2 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协调关系的理论概述第15-18页
    2.1 基本概念第15-16页
        2.1.1 土地利用第15页
        2.1.2 生态环境第15-16页
        2.1.3 协调发展第16页
    2.2 基本理论第16-18页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第16-17页
        2.2.2 系统理论第17页
        2.2.3 生态经济学理论第17页
        2.2.4 协调发展理论第17-18页
3 山西省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现状分析第18-28页
    3.1 研究区概况第18-20页
        3.1.1 自然条件第18-19页
        3.1.2 社会经济概况第19-20页
    3.2 山西省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状况第20-28页
        3.2.1 土地利用状况第20-25页
        3.2.2 生态环境状况第25-28页
4 山西省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协调度关系分析第28-45页
    4.1 构建指标体系第28-30页
        4.1.1 选取指标的原则第28页
        4.1.2 确立选取的指标第28-30页
    4.2 构建协调度模型第30-37页
        4.2.1 指标的无量纲化第30-31页
        4.2.2 指标权重的确定第31-33页
        4.2.3 评价模型的构建以及分值的确定第33-37页
    4.3 2006-2014年山西省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协调关系分析第37-38页
        4.3.1 土地利用强度持续加大,生态环境水平缓慢提高第38页
        4.3.2 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在协调关系增强过程中,面临新的问题第38页
    4.4 山西省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协调趋势预测及分析第38-45页
        4.4.1 建立GM(1.1)第39-41页
        4.4.2 山西省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协调性预测第41-44页
        4.4.3 预测结果分析第44-45页
5 山西省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对策分析第45-46页
    5.1 狠抓支柱产业,推动循环经济,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第45页
    5.2 发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作用第45页
    5.3 设立生态修复基金,扩建绿色科技产业园第45-46页
6 结论与讨论第46-48页
    6.1 结论第46-47页
    6.2 讨论第47-48页
参考文献第48-50页
Abstract第50页
致谢第52-54页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项目第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矿业地区流域土地利用空间冲突及优化配置研究
下一篇:菌糠与EM菌配施对玉米品质、产量及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