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引言 | 第9-12页 |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 第12-15页 |
1.1 研究对象 | 第12页 |
1.2 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 | 第12-13页 |
1.3 统计学处理 | 第13-15页 |
2 结果 | 第15-18页 |
2.1 两组孕产妇一般情况 | 第15页 |
2.2 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娩方式的比较(见表 4) | 第15页 |
2.3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催产素使用情况(见表 5) | 第15-16页 |
2.4 观察组与对照组接受剖宫产指征比较(见表 6) | 第16页 |
2.5 观察组与对照组围产儿结局的比较(见表 7) | 第16-17页 |
2.6 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娩及产褥期并发症的比较(见表 8) | 第17页 |
2.7 观察组与对照组卫生经济学指标比较(见表 9) | 第17-18页 |
3 讨论 | 第18-22页 |
3.1 产程时限与分娩结局 | 第18-20页 |
3.1.1 第一产程时限及分娩结局 | 第18-20页 |
3.1.2 第二产程时限与结局 | 第20页 |
3.2 两组干预措施(催产素使用)的比较分析 | 第20-21页 |
3.3 观察组与对照组妊娠结局安全性及住院费用比较分析 | 第21页 |
3.4 观察组与对照组产妇精神情绪比较分析 | 第21-22页 |
4 结论 | 第22-23页 |
局限与展望 | 第23-24页 |
参考文献 | 第24-28页 |
产程图的历史与进展 | 第28-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7页 |
致谢 | 第37-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