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古代文学(~1840年)论文

柳宗元诗文与佛禅的现实关照研究

中文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绪论第10-22页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第10-12页
    二、研究回顾与展望第12-20页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第20-22页
第一章 柳宗元与佛禅的因缘际会第22-86页
    第一节 佛禅因缘第22-54页
        一、亲族、个人境遇与佛缘第22-29页
        二、社会交往与佛缘第29-37页
        三、佛禅隆盛、三教融合的时代背景第37-46页
        四、禅与文学的内在相通第46-54页
    第二节 圆融的佛教观第54-86页
        一、禅宗——肯定教义、批判禅教界乱象第55-62页
        二、天台宗——大力赞扬第62-70页
        三、净土宗——西天信仰的必要第70-78页
        四、律宗——肯定戒律的重要性第78-86页
第二章 柳宗元诗文容摄佛典的多种形式第86-128页
    第一节 诗歌对佛禅语言、佛禅意象和佛禅典故的运用第87-110页
        一、佛禅语言第87-91页
        二、佛禅意象第91-99页
        三、佛禅典故第99-110页
    第二节 寓言对佛教譬喻的借鉴第110-119页
        一、训诫意义第110-115页
        二、动物题材第115-118页
        三、形式结构第118-119页
    第三节 论体文对佛经论辩的传习第119-128页
        一、佛教经论中论辩的传统第120-124页
        二、论体文对佛经论辩方法的传习第124-128页
第三章 柳宗元山水咏物诗文的佛理禅意与现实境遇第128-186页
    第一节 清幽静寂的禅定之境第128-136页
        一、《永州八记》中的清寂禅境第129-133页
        二、清寂之境中体味禅悦第133-136页
    第二节 主客双泯的圆融境第136-147页
        一、主客融合的无分别境第137-142页
        二、包容万象的圆融境第142-147页
    第三节 宁静淡远的安适境第147-161页
        一、任运自然、心无挂碍第147-153页
        二、现世生活中乐天知命第153-161页
    第四节 山水之景中所寓托的现实境遇第161-186页
        一、被弃置于南荒的孤寂内心第161-168页
        二、对故国、故人的深挚怀念第168-176页
        三、逆境中与命运的抗争第176-186页
第四章 柳宗元回向世间、奉献人生——对现实的观照第186-238页
    第一节 普度众生的仁者情怀第187-205页
        一、爱民如子的同体大悲之心第188-192页
        二、心系生民的为官理念第192-201页
        三、现实人生中对民众生活的积极参与第201-205页
    第二节 湖湘佛教中经世致用思想的传承第205-224页
        一、“文以明道”与天台宗“性具实相”的关联第206-214页
        二、对时政的褒贬讽谕第214-219页
        三、渴望参政的热切之情第219-224页
    第三节 统合儒释的思想第224-238页
        一、根柢处的儒家思想第224-227页
        二、统合儒释的思想第227-233页
        三、统合儒释思想的实质——伸长黜奇、援佛济儒第233-238页
结论第238-240页
参考文献第240-248页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第248-250页
后记第250-253页

论文共2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满洲报》小说研究
下一篇:曹植诗赋缘情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