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诉讼监督功能的缺失及其提高
中文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引言 | 第11-12页 |
一、行政诉讼的基本功能 | 第12-18页 |
(一) 行政诉讼功能的学理分类 | 第12-13页 |
(二) 行政诉讼功能的法律文本演变 | 第13页 |
(三) 行政诉讼功能的《工作报告》表述 | 第13-15页 |
(四) 行政诉讼的具体功能 | 第15-18页 |
二、行政诉讼监督功能缺失的具体表现 | 第18-32页 |
(一) 受案数量导致监督功能空间有限 | 第18-22页 |
(二) 维护功能的异化挤压了监督功能的空间 | 第22-26页 |
(三) 原告胜诉率低使监督功能实效不佳 | 第26-29页 |
(四) 纠纷化解功能过度展现让监督功能发挥无力 | 第29-31页 |
(五) 监督功能并没有得到官方话语的充分肯定 | 第31-32页 |
三、行政诉讼监督功能缺失的体制性原因 | 第32-38页 |
(一) 我国权力体制的条块体制 | 第32-33页 |
(二) 条块体制的科层本质 | 第33页 |
(三) 条块体制下法院的位置与功能 | 第33-35页 |
(四) 条块模式下监督功能策略选择的博弈分析 | 第35页 |
(五) 经济因素对监督功能策略选择的影响 | 第35-36页 |
(六) 条块模式下监督功能策略选择的形成 | 第36-38页 |
四、行政诉讼监督功能的提升路径 | 第38-43页 |
(一) 总体思路:提高法院在权力体制中的地位 | 第38-39页 |
(二) 理念更新:审判行为独立而非权力本身独立 | 第39页 |
(三) 外部关键:提高执政党对法治重要性的认识 | 第39-40页 |
(四) 强化监督:行政诉讼功能话语体系的优化 | 第40-41页 |
(五) 地位提高:同级党委部门地位的确立 | 第41页 |
(六) 监督场域:扩大行政诉讼受案范围 | 第41-43页 |
结语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48-49页 |
附件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