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12页 |
| ABSTRACT | 第12-14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4-36页 |
| ·研究背景 | 第14-15页 |
| ·PRB污染修复技术研究概述 | 第15-20页 |
| ·PRB技术简介 | 第15页 |
| ·PRB技术的反应介质材料及修复原理 | 第15-18页 |
| ·PRB技术研究进展 | 第18-20页 |
| ·钢渣和粉煤灰在水处理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 第20-26页 |
| ·钢渣和粉煤灰的来源及特性 | 第20-22页 |
| ·钢渣和粉煤灰用于水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 | 第22-26页 |
| ·地质聚合物材料的研究进展 | 第26-33页 |
| ·地质聚合物的结构及合成机理 | 第26-30页 |
| ·地质聚合物的性能及应用 | 第30-31页 |
| ·地质聚合物合成的影响因素 | 第31-33页 |
| ·多孔地质聚合物材料 | 第33页 |
| ·研究意义及内容 | 第33-36页 |
| 第二章 钢渣的改性及其处理地表水中典型污染物的研究 | 第36-70页 |
| ·实验材料和方法 | 第36-41页 |
| ·实验材料 | 第36-37页 |
| ·主要试剂和仪器 | 第37-38页 |
| ·实验方法 | 第38-41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41-68页 |
| ·改性钢渣的制备及表征 | 第41-48页 |
| ·改性钢渣对COD、NH_4~+-N和PO_4-P的吸附性能及机理研究 | 第48-59页 |
| ·改性钢渣对Pb~(2+)和Cd~(2+)的吸附性能及机理研究 | 第59-68页 |
| ·本章小结 | 第68-70页 |
| 第三章 粉煤灰的改性及其处理地表水中典型污染物的研究 | 第70-96页 |
| ·实验材料和方法 | 第70-72页 |
| ·实验材料 | 第70-71页 |
| ·主要试剂和仪器 | 第71页 |
| ·实验方法 | 第71-72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72-94页 |
| ·改性粉煤灰的制备及表征 | 第72-78页 |
| ·改性粉煤灰对COD、NH_4~+-N和PO_4-P的吸附性能及机理研究 | 第78-86页 |
| ·改性粉煤灰对Pb~(2+)和Cd~(2+)的吸附性能及机理研究 | 第86-94页 |
| ·本章小结 | 第94-96页 |
| 第四章 钢渣粉煤灰基多孔地聚物的研究 | 第96-116页 |
| ·实验材料和方法 | 第96-99页 |
| ·实验材料 | 第96页 |
| ·主要试剂和仪器 | 第96-97页 |
| ·实验方法 | 第97-99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99-114页 |
| ·发泡剂种类及其添加量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 第99-102页 |
| ·钢渣和粉煤灰的质量比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 第102-104页 |
| ·CTMAB添加量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 第104-107页 |
| ·液体碱激发剂的模数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 第107-109页 |
| ·水加入量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 第109-111页 |
| ·钢渣粉煤灰基多孔地聚物材料的表征 | 第111-114页 |
| ·本章小结 | 第114-116页 |
| 第五章 钢渣粉煤灰复合介质PRB模拟应用研究 | 第116-120页 |
| ·实验材料和方法 | 第116-117页 |
| ·实验材料 | 第116页 |
| ·系统构建及实验方法 | 第116-117页 |
| ·结论与讨论 | 第117-119页 |
| ·本章小结 | 第119-120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第120-124页 |
| ·结论 | 第120-121页 |
| ·创新点 | 第121-122页 |
| ·建议 | 第122-124页 |
| 参考文献 | 第124-143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143-144页 |
| 致谢 | 第144-145页 |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第145-146页 |
| 承诺书 | 第146-1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