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行政法论文

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法律救济制度研究

摘要第1-3页
Abstract第3-6页
引言第6-8页
一、政府信息公开救济制度的理论概述第8-13页
 (一)政府信息公开救济制度的含义第8页
 (二)政府信息公开救济制度的原则第8-10页
  1、利益均衡原则第9-10页
  2、效率原则第10页
 (三)政府信息公开救济制度的法理依据第10-13页
  1、知情权理论第10-11页
  2、人民主权理论第11-12页
  3、“无救济即无权利”理论第12页
  4、权力制衡理论第12-13页
二、国外政府信息公开救济制度的现状及启示第13-17页
 (一)各国政府信息公开救济制度的主要内容第13-16页
  1、行政复议制度第13-14页
  2、行政诉讼制度第14-15页
  3、信息委员会制度第15页
  4、信息专员制度第15-16页
  5、信息裁判所制度第16页
 (二)国外政府信息公开救济制度对我国的启示第16-17页
  1、救济渠道的多元化第16页
  2、充分发挥第三方救济的运用第16-17页
  3、起诉资格范围的宽泛第17页
三、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救济制度的缺陷第17-22页
 (一)知情权在宪法中的空白第18页
 (二)公开与保密范围的冲突第18-19页
 (三)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的脱离第19-20页
 (四)原告诉讼资格的限制第20-21页
 (五)在国家赔偿中的困境第21-22页
四、建构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救济制度的设想第22-28页
 (一)为知情权确立宪法依据第22-23页
 (二)制定法律,建立统一的法律救济体系第23-24页
 (三)协调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之间的关系,确立行政复议前置模式第24-25页
 (四)拓宽原告的诉讼资格第25-26页
 (五)完善国家赔偿制度第26-28页
结语第28-29页
注释第29-30页
参考文献第30-33页
致谢第33-34页

论文共3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行政法中公共利益考量--以我国城市房屋拆迁为视角
下一篇:宗教财产归属法律问题探析--新疆清真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