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骑施汗国的兴衰及其与周边政治势力的关系演变--从7世纪末到8世纪中期
|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1 绪论 | 第7-10页 |
| ·问题的提出 | 第7页 |
| ·研究综述 | 第7-8页 |
| ·研究方法及意义 | 第8-10页 |
| 2 浅论突骑施 | 第10-22页 |
| ·“异姓突厥”及“突厥别种”的探讨和认识 | 第10-11页 |
| ·突骑施人种问题及语言系属 | 第11-20页 |
| ·诸家观点评述 | 第11-14页 |
| ·有关突骑施人种特点和语言系属的再探讨 | 第14-20页 |
| ·小结 | 第20-22页 |
| 3 乌质勒、娑葛时期的突骑施汗国及其与周边的关系 | 第22-34页 |
| ·突骑施汗国的兴起与乌质勒初建政权 | 第22-25页 |
| ·娑葛时期突骑施汗国的形成及汗统的中断 | 第25-28页 |
| ·乌质勒、娑葛时期的突骑施汗国与周边的关系 | 第28-33页 |
| ·同唐王朝的关系及其演变 | 第28-29页 |
| ·同吐蕃的关系及其演变 | 第29-32页 |
| ·同东突厥的关系及其演变 | 第32-33页 |
| ·小结 | 第33-34页 |
| 4 苏禄时期的突骑施汗国及其与周边的关系 | 第34-55页 |
| ·阿史那氏羁縻可汗的“复现”和苏禄重建突骑施汗国 | 第34-35页 |
| ·唐王朝对苏禄政权的政策调整 | 第35-37页 |
| ·苏禄政权的极盛及灭亡 | 第37-42页 |
| ·苏禄时期的突骑施汗国与周边的关系 | 第42-53页 |
| ·同唐朝的关系及其演变 | 第43-45页 |
| ·同吐蕃的关系及其演变 | 第45-47页 |
| ·同大食的关系及其演变 | 第47-51页 |
| ·同东突厥的关系及其演变 | 第51-52页 |
| ·同中亚各国的关系及其演变 | 第52-53页 |
| ·小结 | 第53-55页 |
| 5 黑、黄二姓之争和唐朝在西域的鼎盛 | 第55-60页 |
| ·黑、黄二姓之争 | 第55-57页 |
| ·唐在西域的鼎盛 | 第57-59页 |
| ·小结 | 第59-60页 |
| 结语 | 第60-61页 |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4-65页 |
| 后记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