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缩略语表 | 第1-4页 |
|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前言 | 第6-7页 |
| 文献综述 | 第7-28页 |
| 1. 祖国医学对VD的认识 | 第7-17页 |
| ·中医对VD病名的认识 | 第7页 |
| ·中医病因病机 | 第7-9页 |
| ·中医治疗 | 第9-17页 |
| 2. 现代医学对VD的认识 | 第17-28页 |
| ·血管性痴呆的流行病学 | 第17-18页 |
| ·血管性痴呆的病因病机 | 第18-21页 |
| ·血管性痴呆的分类 | 第21-22页 |
| ·血管性痴呆的诊断 | 第22-25页 |
| ·西医治疗 | 第25-28页 |
| 临床研究 | 第28-36页 |
| 1. 临床资料 | 第28-30页 |
| 2. 研究方法 | 第30-32页 |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2-36页 |
| 讨论 | 第36-44页 |
| 1. 中医治疗血管性痴呆立法思想的确立 | 第36页 |
| 2. 原络配穴及选穴依据 | 第36-39页 |
| 3. 阿米三嗪-萝巴新片治疗血管性痴呆的分析 | 第39-40页 |
| 4. 原络配穴为主治疗血管性痴呆临床疗效分析 | 第40-42页 |
| 5. 问题与展望 | 第42-44页 |
| 结论 | 第44-45页 |
| 致谢 | 第45-46页 |
| 参考文献 | 第46-51页 |
| 附录 | 第51-58页 |
|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8-60页 |
| 个人简历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