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1 前言 | 第10-24页 |
·聚丙烯(PP)概述 | 第10页 |
·聚丙烯改性方法 | 第10-11页 |
·物理改性方法 | 第10-11页 |
·化学改性方法 | 第11页 |
·聚丙烯的光氧老化和热氧老化及其防护 | 第11-18页 |
·太阳的紫外辐射 | 第11-12页 |
·聚丙烯热降解机理 | 第12页 |
·聚丙烯光降解机理 | 第12-14页 |
·防止聚丙烯老化的机理 | 第14-17页 |
·聚丙烯抗老化发展及最新研究进展 | 第17-18页 |
·聚丙烯成核剂 | 第18-22页 |
·聚丙烯成核剂的种类 | 第18页 |
·聚丙烯成核剂的作用机理 | 第18-20页 |
·聚丙烯成核剂的发展简史及最新研究进展 | 第20-22页 |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2-23页 |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3-24页 |
2 实验部分 | 第24-32页 |
·实验原料 | 第24-25页 |
·本实验所用主要仪器设备 | 第25页 |
·实验工艺路线及条件 | 第25-26页 |
·分析测试 | 第26-29页 |
·力学性能测试 | 第26页 |
·熔体流动速率测定 | 第26-27页 |
·雾度测定 | 第27页 |
·黄色指数测定 | 第27页 |
·偏光显微镜(POM)分析 | 第27页 |
·差示扫描量热(DSC)测试 | 第27-28页 |
·流变性能分析 | 第28页 |
·动态流变性能分析 | 第28页 |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 | 第28-29页 |
·分子量分析 | 第29页 |
·配方 | 第29-32页 |
3 结果及讨论 | 第32-66页 |
·抗氧剂对聚丙烯性能的影响 | 第32-39页 |
·不同种类抗氧剂对聚丙烯熔体流动速率的影响 | 第32页 |
·不同种类抗氧剂对聚丙烯黄色指数的影响 | 第32-34页 |
·不同种类抗氧剂对聚丙烯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34页 |
·抗氧剂627不同用量对聚丙烯熔体流动速率的影响 | 第34-35页 |
·抗氧剂627不同用量对聚丙烯流变性能的影响 | 第35-36页 |
·抗氧剂627不同用量对聚丙烯动态流变性能的影响 | 第36页 |
·抗氧剂627不同用量对聚丙烯黄色指数的影响 | 第36-37页 |
·抗氧剂627不同用量对聚丙烯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37-38页 |
·抗氧剂羟胺类与627的性能比较 | 第38-39页 |
·光稳定剂对聚丙烯性能的影响 | 第39-47页 |
·不同种类光稳定剂对聚丙烯熔体流动速率的影响 | 第39-40页 |
·不同种类光稳定剂对聚丙烯黄色指数的影响 | 第40-41页 |
·不同种类光稳定剂对聚丙烯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41-42页 |
·光稳定剂783不同用量对聚丙烯熔体流动速率的影响 | 第42-43页 |
·光稳定剂783不同用量对聚丙烯流变性能的影响 | 第43页 |
·光稳定剂783不同用量对聚丙烯动态流变性能的影响 | 第43-44页 |
·光稳定剂783不同用量对聚丙烯黄色指数的影响 | 第44-46页 |
·光稳定剂783不同用量对聚丙烯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46-47页 |
·成核剂对聚丙烯性能的影响 | 第47-56页 |
·成核剂390不同用量对聚丙烯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48-51页 |
·成核剂390不同用量对聚丙烯流变性能的影响 | 第51-52页 |
·成核剂390不同用量对聚丙烯动态流变性能的影响 | 第52页 |
·偏光显微镜(POM)分析 | 第52-53页 |
·雾度分析 | 第53-54页 |
·差示扫描量热(DSC)分析 | 第54-56页 |
·不同种类成核剂对聚丙烯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56-58页 |
·力学性能分析 | 第56-57页 |
·偏光显微镜分析 | 第57页 |
·雾度分析 | 第57页 |
·SEM观察 | 第57-58页 |
·实验料与进口料的对比分析 | 第58-62页 |
·力学性能分析 | 第58-59页 |
·雾度与黄色指数分析 | 第59-60页 |
·分子量分析 | 第60页 |
·三个月及六个月后性能比较 | 第60-62页 |
·原料分析 | 第62-63页 |
·力学性能及熔体流动速率分析 | 第62页 |
·雾度及黄色指数分析 | 第62-63页 |
·分子量分析 | 第63页 |
·颜色观察 | 第63-65页 |
·实验时间对原料降解情况的影响 | 第65-66页 |
4 结论 | 第66-68页 |
5 展望 | 第68-69页 |
6 参考文献 | 第69-74页 |
7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74-75页 |
8 致谢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