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水利工程论文--水利工程基础科学论文--泥沙动力学、河流动力学论文--河道演变论文

三峡水库下游河道冲刷粗化研究

摘要第1-9页
ABSTRACT第9-13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5页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3页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3-21页
     ·下游河床冲刷粗化现象的机理研究第14-15页
     ·下游河床冲刷粗化过程中相关参数研究第15-21页
   ·目前研究存在的不足第21页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第21-24页
     ·研究内容第21-22页
     ·技术路线第22-24页
   ·本章小结第24-25页
第二章 荆江河段河道演变特性第25-48页
   ·荆江河段河道概况第25-27页
   ·荆江河段河道水沙特性第27-31页
     ·径流与输沙的变化第27-29页
     ·荆江三口分流变化第29-30页
     ·悬沙级配第30-31页
   ·荆江河段河床变化特性第31-46页
     ·河床冲淤特性第31-38页
     ·河道深泓纵剖面第38-40页
     ·典型横断面第40-46页
   ·本章小结第46-48页
第三章 河道冲刷粗化计算方法研究第48-62页
   ·韩其为方法第48-50页
     ·卵石河床或卵石夹沙河床的抗冲粗化层厚度第48页
     ·冲刷百分数第48页
     ·极限冲刷深度及抗冲层中粗颗粒级配第48-50页
   ·何文社方法第50-51页
     ·方法介绍第50页
     ·最大起动粒径确定第50-51页
     ·计算方法第51页
   ·秦荣昱方法第51-53页
     ·冲刷与粗化相互作用机理第51页
     ·粗化层稳定性准则第51-52页
     ·粗化层级配计算公式第52-53页
     ·计算步骤第53页
   ·尹-杨方法第53-56页
     ·临界不冲粒径第53-54页
     ·极限冲刷深度第54-55页
     ·粗化层形成后的河床级配第55-56页
   ·计算方法的检验与比较第56-61页
     ·各方法计算结果第57-60页
     ·计算结果比较与分析第60-61页
   ·本章小结第61-62页
第四章 冲刷粗化模型建立及验证第62-88页
   ·河床质起动流速计算第62-63页
   ·卵石或卵石夹沙粗化计算第63-67页
   ·极限冲刷深度计算第67页
   ·冲刷粗化模型流程图第67-69页
   ·模型验证第69-87页
     ·宜昌~枝城河段冲刷粗化状况第69-76页
     ·宜昌~枝城河段冲刷粗化过程验证第76-82页
     ·金沙江向家坝~李庄河段冲刷粗化过程验证第82-87页
   ·本章小结第87-88页
第五章 三峡下游宜枝河段冲刷粗化研究第88-100页
   ·基于蓄满率的三峡水库蓄水时期及方式分析第88-94页
     ·三峡水库出库流量变化分析第88-89页
     ·三峡水库蓄满率及蓄水时期分析第89-94页
   ·2003~2013年宜昌站非蓄水期流量还原第94-95页
   ·2003~2013年宜枝河段代表流量第95-96页
   ·代表流量下宜昌至枝城河段冲刷粗化过程预测第96-98页
     ·代表流量下宜枝河段极限冲刷深度沿程分布及平均冲刷深度第96-97页
     ·代表流量下宜枝河段床沙粗化过程第97-98页
   ·本章小结第98-100页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第100-104页
   ·结论第100-102页
   ·展望第102-104页
参考文献第104-107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第107-108页
致谢第108页

论文共10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流域降水径流非一致性诊断方法及应用研究
下一篇:冰水两相流输水浮冰受力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