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医临床学论文--其他疗法论文--食养、食疗论文

古代食疗专篇专著中含药情况的研究

摘要第1-10页
ABSTRACT第10-15页
文献综述:药膳和食疗的研究现状第15-33页
 1 药膳研究综述第15-20页
   ·理论研究第15-18页
   ·实验研究第18-19页
   ·临床研究第19-20页
 2 食疗研究综述第20-25页
   ·理论研究第21-23页
   ·实验研究第23-24页
   ·临床研究第24-25页
 3 分析与讨论第25-27页
   ·研究现状分析第25-26页
   ·讨论第26-27页
 4 小结第27-28页
 5 参考文献第28-33页
前言第33-35页
第一部分 古今药膳名称的考证第35-61页
 1 古代药膳出自史籍和经籍而医书中无此说第35-39页
   ·史籍和经籍中药膳为“药”与“膳”的并称第35-38页
   ·最早的食疗专篇专著中的含药食方为临床治病而设,非为养生第38-39页
 2 现代药膳定义相互矛盾且与食疗关系混淆第39-56页
   ·教材中的“药膳’”与“食疗”第39-44页
   ·专著中的“药膳”与“食疗”第44-45页
   ·辞书中的“药膳”与“食疗”第45-53页
   ·科技名词术语中的“药膳”与“食疗”第53-55页
   ·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中的“药膳”第55-56页
 3 为避“药”字,起初经营者不以“药膳”为名第56-57页
 4 讨论第57-58页
   ·药食同源与药食有别第57-58页
   ·毒药治病与膳为美食第58页
 5 小结第58-61页
   ·药膳应属临床营养学范畴,为医疗行为第58-59页
   ·现行“药食同源”名单不适宜家庭和商业操作第59-60页
   ·历代古医书中无“药膳”说法,但有以药入食记载第60-61页
第二部分 以药入食记载的研究第61-131页
 1 资料与方法第61-65页
   ·研究资料第61-63页
   ·文献检索与资料整理第63-64页
   ·统计分析第64-65页
 2 统计结果第65-114页
   ·唐代以药入食的记载概况第65-73页
   ·宋代以药入食的记载概况第73-81页
   ·元代以药入食的记载概况第81-89页
   ·明代以药入食的记载概况第89-102页
   ·清代以药入食的记载概况第102-114页
 3 分析第114-130页
   ·食疗本草和食疗方含药概况第114-115页
   ·各朝代所用药物在当时属药属食情况第115-119页
   ·食疗专篇专著中所含药物总体情况第119-125页
   ·有毒药物的应用第125-127页
   ·含药食疗方的特点第127-130页
 4 小结第130-131页
第三部分 以药入食相关问题的探讨第131-155页
 1 药物混用情况的考证第131-135页
   ·苍耳子/草的误用第131-132页
   ·木通的品种混淆第132-133页
   ·吴茱萸与食茱萸的混淆第133-135页
   ·小结第135页
 2 服食风气对食方中石药应用的影响第135-141页
   ·服食的产生与发展第135-139页
   ·各代食方中石药的应用情况第139页
   ·石药入食的利弊第139-141页
   ·小结第141页
 3 药食并用商品化的源流第141-145页
   ·药食并用商品化产生并盛行于宋代第141-144页
   ·元代及其以后药食并用商品化概况第144-145页
   ·小结第145页
 4 以药入食安全性的探讨第145-155页
   ·现代“药食同源名单”中物品的性味及毒性分析第146-147页
   ·古代“药食同源名单”中物品的性味及毒性分析第147-152页
   ·“药膳”产业需求旺盛但问题频发第152-153页
   ·严格把好以药入食关口第153页
   ·小结第153-155页
结语第155-157页
 1 对以药入食的整体认识第155页
 2 对以药入食的反思第155-156页
   ·以药入食之利第155页
   ·以药入食之弊第155页
   ·以药入食之建议第155-156页
 3 对本研究的评价第156-157页
   ·本研究的价值第156页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第156-157页
参考文献第157-166页
致谢第166-167页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第167-168页
个人简历第168页

论文共1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儿童哮喘家庭管理方式测评量表的结构效度验证及其应用
下一篇:早期先兆流产的中医证型分布及其与孕酮、β-hCG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