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植物病害及其防治论文--侵(传)染性病害论文

赛葵黄脉病毒(MYVV)和烟草曲茎病毒(TbCSV)及伴随β卫星之间的互作研究

摘要第1-9页
Abstract第9-11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1-23页
 1 双生病毒简介第11-13页
   ·双生病毒的分布及危害第11页
   ·病原致病性研究第11-13页
 2 双生病毒与小分子DNA形成的病害复合体第13-16页
   ·MYVV/MYVB 及TbCSV/TbCSB 病害复合体研究进展第14-15页
   ·双生病毒病害复合体各组分之间的互作第15-16页
 3 病毒间的相互作用第16-18页
   ·协生作用第16-17页
   ·干扰作用第17-18页
 4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在植物病毒中的检测应用第18-23页
   ·实时荧光定量PCR的原理第19页
   ·实时荧光定量PCR的特点第19-20页
   ·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数据分析第20-21页
   ·实时荧光定量PCR的应用第21-23页
第二章 引言第23-25页
第三章 两种双生病毒及其伴随 β 卫星实时荧光定量PCR体系的建立与优化第25-47页
 1 实验材料第25-26页
   ·供试寄主植物第25页
   ·病毒及卫星分子的侵染性克隆第25页
   ·试剂、菌株、酶和克隆载体等第25页
   ·常用实验仪器第25-26页
 2 实验方法第26-31页
   ·农杆菌介导的植株接种第26页
   ·烟草总DNA的提取第26-27页
   ·PCR技术第27-28页
   ·PCR产物纯化第28页
   ·分子克隆第28-29页
   ·序列的测定与分析第29页
   ·标准DNA样品的制备第29-30页
   ·qPCR条件的优化和标准曲线的建立第30-31页
 3 结果与分析第31-43页
   ·MYVV qPCR检测体系的建立及优化第31-37页
   ·MYVB qPCR检测体系的建立及优化第37-39页
   ·TbCSV qPCR检测体系的建立及优化第39-41页
   ·TbCSB qPCR检测体系的建立及优化第41-43页
 4 讨论第43-47页
第四章 MYVV与同源卫星MYVB或异源卫星TbCSB之间的互作研究第47-59页
 1 实验材料第47页
   ·植物材料第47页
   ·病毒侵染性克隆第47页
   ·菌株、酶和克隆载体等第47页
   ·常用实验仪器第47页
 2 实验方法第47-51页
   ·农杆菌介导的本氏烟接种第47-48页
   ·植物总DNA的提取第48页
   ·普通PCR技术第48-49页
   ·qPCR检测病毒积累量第49-51页
   ·PCR产物纯化第51页
   ·分子克隆第51页
   ·序列的测定与分析第51页
 3 结果与分析第51-56页
   ·Y47A伴随Y47β 或Y35β 的侵染性及症状比较第51-54页
   ·Y47A伴随Y47β 或Y35β 接种本氏烟后Y47A的相对积累量第54-55页
   ·Y47A伴随Y47β 或Y35β 接种本氏烟后 β 卫星的相对积累量第55-56页
 4 讨论第56-59页
第五章 MYVV/MYVB和TbCSV/TbCSB之间的互作研究第59-67页
 1 实验材料第59页
   ·植物材料第59页
   ·病毒侵染性克隆第59页
   ·菌株、酶和克隆载体等第59页
   ·常用实验仪器第59页
 2 实验方法第59-60页
   ·农杆菌介导的植株接种第59-60页
   ·植物总DNA的提取第60页
   ·普通PCR技术第60页
   ·qPCR检测病毒积累量第60页
   ·PCR产物纯化第60页
   ·分子克隆第60页
   ·序列的测定与分析第60页
 3 结果与分析第60-63页
   ·Y47A和Y35A同时伴随 β 卫星接种本氏烟的侵染性及症状第60-61页
   ·接种本氏烟中各病毒及 β 卫星的积累量第61-63页
 4 讨论第63-67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67-69页
 1. 研究主要结论第67页
 2. 展望第67-69页
参考文献第69-75页
附录A:本论文所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第75-77页
附录B:常用缓冲液、培养基及抗生素配方第77-79页
致谢第79-81页
在学期间发表和已录用论文及参加课题第81页

论文共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shRNA抑制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在PK-15细胞中增殖的研究
下一篇:添加秸秆对土壤有机质和微生物群落及其演替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