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万里《退休集》研究
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绪论 | 第9-12页 |
(一) 对“诚斋体”及其诗歌艺术特征的研究 | 第9-10页 |
(二) 对“诚斋体”形成原因的探讨 | 第10页 |
(三) 对杨万里诗歌分期问题的研究 | 第10页 |
(四) 对杨万里诗学理论的研究 | 第10页 |
(五) 对杨万里思想的研究 | 第10-12页 |
一、致仕的原因与致仕后的心态 | 第12-25页 |
(一) 致仕的深层动因 | 第13-16页 |
1、推崇孔颜之乐 | 第13-15页 |
2、追求物我同一的“大乐” | 第15-16页 |
3、无法兼济天下遂退而修身 | 第16页 |
(二) 致仕后之“乐” | 第16-20页 |
1、安贫乐道 | 第17页 |
2、自得自适 | 第17-20页 |
(三) 致仕后之忧 | 第20-25页 |
1、国之忧 | 第20-22页 |
2、民之忧 | 第22-23页 |
3、己之忧 | 第23-25页 |
二、老子平生不解愁——脱略心“忧” | 第25-33页 |
(一) 乐观诙谐的人生态度 | 第26-27页 |
(二) 超功利的智慧 | 第27-29页 |
(三) 乐“诗酒”以忘忧 | 第29-33页 |
1、诗是消愁子 | 第29-30页 |
2、酒是治愁药 | 第30-33页 |
三、《退休集》的诗歌艺术 | 第33-38页 |
(一) 优游自适的意境 | 第34-35页 |
(二) 典雅的诗风 | 第35-36页 |
(三) 浓厚的生活情趣 | 第36-38页 |
结语 | 第38-39页 |
注释 | 第39-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3-44页 |
致谢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