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英文摘要 | 第6-10页 |
引言 | 第10-13页 |
(一)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 第10页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1-12页 |
(四) 研究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第12-13页 |
一、积极健康的生活的涵义、特征和表现 | 第13-16页 |
(一) 积极健康的生活的涵义 | 第13页 |
(二) 积极健康的生活的特征 | 第13-14页 |
1. 正面性 | 第13页 |
2. 科学性 | 第13-14页 |
3. 高雅性 | 第14页 |
(三) 积极健康的生活的表现 | 第14-16页 |
1. 个人方面积极健康生活的表现 | 第14页 |
2. 个人与他人和集体关系方面积极健康生活的表现 | 第14-15页 |
3. 个人与国家和社会关系方面积极健康生活的表现 | 第15页 |
4. 个人与自然关系方面积极健康生活的表现 | 第15-16页 |
二、思想品德课帮助学生过积极健康的生活的必要性 | 第16-21页 |
(一) 帮助学生过积极健康的生活与思想品德课的德育属性相一致 | 第16-17页 |
(二) 帮助学生过积极健康的生活是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的体现 | 第17-19页 |
1. 是思想品德课程基本理念的要求 | 第17页 |
2. 是思想品德课程目标的要求 | 第17-18页 |
3. 是思想品德课程内容的要求 | 第18-19页 |
(三) 帮助学生过积极健康的生活是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需要 | 第19-21页 |
1. 会过积极健康的生活是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标志 | 第19页 |
2. 积极健康的生活能更好地提升学生的思想品德 | 第19-21页 |
三、思想品德课帮助学生过积极健康的生活的途径 | 第21-28页 |
(一) 让学生从课堂教学中学会过积极健康的生活 | 第21-23页 |
1. 设定帮助学生过积极健康的生活的目标 | 第21页 |
2. 选择帮助学生过积极健康的生活的教学内容 | 第21-22页 |
3. 运用帮助学生过积极健康的生活的教学方法 | 第22-23页 |
4. 创设帮助学生过积极健康的生活的情境 | 第23页 |
(二) 让学生在课后生活中学会过积极健康的生活 | 第23-26页 |
1. 教师通过言传身教帮助学生 | 第23-24页 |
2. 开展课后游戏帮助学生 | 第24-25页 |
3. 教师和家长相互配合帮助学生 | 第25页 |
4. 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帮助学生 | 第25-26页 |
(三) 以科学的评价引导学生过积极健康的生活 | 第26-28页 |
1. 多主体参与学生评价 | 第26-27页 |
2. 丰富评价内容 | 第27-28页 |
结论 | 第28-29页 |
参考文献 | 第29-31页 |
附录 | 第31-33页 |
后记 | 第33-3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第3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