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11页 |
| Abstract | 第11-12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2-18页 |
| ·引言 | 第12页 |
| ·假酸浆简介 | 第12-13页 |
| ·多糖类化合物的简介 | 第13-16页 |
| ·多糖类化合物的来源 | 第13页 |
| ·多糖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 | 第13页 |
| ·多糖类化合物的结构及生物活性 | 第13-14页 |
| ·多糖类化合物的提取 | 第14-15页 |
| ·多糖类化合物的分离纯化 | 第15-16页 |
| ·论文立题意义 | 第16-17页 |
| ·论文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 第2章 木瓜蛋白酶法提取假酸浆中多糖 | 第18-26页 |
| ·引言 | 第18页 |
| ·试验仪器与材料 | 第18-19页 |
| ·试验仪器 | 第18页 |
| ·试验材料与试剂 | 第18-19页 |
| ·实验部分 | 第19-22页 |
| ·假酸浆多糖提取的工艺流程 | 第19页 |
| ·对木瓜蛋白酶进行酶活测定 | 第19-20页 |
| ·单因素试验 | 第20页 |
| ·总糖含量的测定 | 第20-21页 |
| ·还原糖含量的测定 | 第21页 |
| ·多糖含量的测定 | 第21-22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22-25页 |
| ·酪氨酸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22页 |
| ·单因素试验结果 | 第22-24页 |
| ·正交试验结果 | 第24-25页 |
|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 第3章 假酸浆多糖分离纯化工艺的研究 | 第26-35页 |
| ·引言 | 第26页 |
| ·试验仪器与材料 | 第26-27页 |
| ·试验仪器与设备 | 第26-27页 |
| ·试验材料与试剂 | 第27页 |
| ·实验部分 | 第27-30页 |
| ·乙醇沉淀假酸浆多糖的方法 | 第27页 |
| ·假酸浆多糖的脱蛋白质方法的研究 | 第27-28页 |
| ·假酸浆多糖的脱色方法的研究 | 第28-29页 |
| ·假酸浆多糖的分级 | 第29-30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30-34页 |
| ·蛋白质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30页 |
| ·假酸浆多糖脱蛋白结果 | 第30-31页 |
| ·假酸浆多糖脱色单因素试验结果 | 第31-32页 |
| ·AB-8 型大孔吸附树脂对假酸浆多糖脱色正交试验结果 | 第32-33页 |
| ·假酸浆多糖的分级结果 | 第33-34页 |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 第4章 假酸浆多糖纯度鉴定的研究 | 第35-44页 |
| ·引言 | 第35页 |
| ·试验仪器与材料 | 第35-37页 |
| ·试验仪器与设备 | 第35-36页 |
| ·试验材料与试剂 | 第36-37页 |
| ·实验部分 | 第37-39页 |
| ·Sephadex G-200凝胶的预处理 | 第37页 |
| ·假酸浆多糖的纯度鉴定 | 第37页 |
| ·假酸浆多糖对分子量的测定 | 第37-38页 |
| ·假酸浆多糖的单糖组成测定 | 第38页 |
| ·假酸浆多糖的红外光谱 | 第38-39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39-43页 |
| ·假酸浆多糖的纯度鉴定结果 | 第39-41页 |
| ·假酸浆多糖分子量的测定结果 | 第41页 |
| ·假酸浆多糖的单糖组成分析 | 第41-42页 |
| ·假酸浆多糖的红外光谱分析 | 第42-43页 |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 结论与展望 | 第44-46页 |
| 结论 | 第44页 |
| 展望 | 第44-46页 |
| 参考文献 | 第46-52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2-54页 |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