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煤烟气脱硫脱硝催化剂放大制备及工艺条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8-18页 |
·硫氧化物与氮氧化物的危害 | 第8-10页 |
·SO_2的来源及危害 | 第8-9页 |
·NO_X的来源及危害 | 第9-10页 |
·国内外SO_2和NO_X的控制情况 | 第10-11页 |
·国外SO_2和NO_X的控制情况 | 第10页 |
·我国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控制情况 | 第10-11页 |
·燃煤烟气脱硝脱硫技术以及研究现状 | 第11-17页 |
·烟气脱硫技术的概况 | 第11-13页 |
·烟气脱硝技术的概况 | 第13-14页 |
·燃煤烟气催化同时脱硫脱硝技术的发展 | 第14-17页 |
·设计的主要内容与思路 | 第17-18页 |
第二章 催化剂放大制备 | 第18-27页 |
·主要试剂、材料及仪器设备 | 第18-19页 |
·主要试剂和材料 | 第18页 |
·主要仪器 | 第18-19页 |
·催化剂的制备 | 第19-24页 |
·催化剂的制备工艺 | 第19-20页 |
·不同工艺催化剂的制备 | 第20-21页 |
·催化剂的放大制备 | 第21-24页 |
·实验装置及操作步骤 | 第24-26页 |
·催化剂小试装置工艺流程 | 第24页 |
·催化剂中试装置工艺流程 | 第24-25页 |
·催化剂中试装置主要设备尺寸 | 第25-26页 |
·气体分析及脱除率的计算 | 第26页 |
·本章总结 | 第26-27页 |
第三章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27-36页 |
·催化剂制备结果与分析 | 第27-32页 |
·催化剂制备条件优选与表观分析 | 第27-30页 |
·催化剂比表面分析结果 | 第30-32页 |
·放大催化剂的反应条件影响 | 第32-34页 |
·反应温度对脱除率的影响 | 第32-33页 |
·原料气流量对脱除率的影响 | 第33页 |
·二氧化碳和氧气进气组成的影响 | 第33-34页 |
·放大催化剂使用时间的影响 | 第34-35页 |
·催化剂再生实验及催化剂失活原理分析 | 第35-36页 |
·催化剂再生活化实验 | 第35页 |
·催化剂失活原理分析 | 第35-36页 |
第四章 同时催化脱硫脱硝装置一体化装置工艺计算 | 第36-45页 |
·烟气脱硫脱硝方案的确定与反应原理 | 第36-37页 |
·烟气同时脱硫脱硝方案的确定 | 第36页 |
·本设计的反应原理 | 第36-37页 |
·技术工艺流程与设计依据 | 第37-38页 |
·工艺流程 | 第37页 |
·设计计算依据 | 第37-38页 |
·工艺计算 | 第38-43页 |
·物料衡算 | 第38-40页 |
·热量衡算 | 第40-43页 |
·主要设备计算 | 第43-44页 |
·反应器体积和催化剂重量计算 | 第43-44页 |
·吸收塔计算 | 第44页 |
·小结 | 第44-45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45-46页 |
致谢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第51页 |